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苏轼〔宋朝〕
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
振衣忽归去,只影千山里。
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拼音解读
zhuàng zhōng fú yù shān ,yíng wǒ sān qiān zhǐ 。
zhòng zhōng wén qǐng ài ,wèi yǔ zhī xiāng lǐ 。
wǒ fēi gè zhōng rén ,hé yǐ mò shí zǐ 。
zhèn yī hū guī qù ,zhī yǐng qiān shān lǐ 。
fú jiāng yǔ zhōng líng ,gòng cǐ yī wèi shuǐ 。
bīng pán jiàn hǔ pò ,hé sì táng shuāng mě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乡僧:指四川遂宁僧圆宝。冰盘:指青瓷盘。唐陆羽《茶经》对青瓷有“如玉如冰”之评,言青釉温润的程度如玉似冰。琥珀:言糖之色。《本草纲目》:“紫色及水晶色者为上,深琥珀色次之,浅黄又次之,浅白为下。”糖霜:糖色白如霜。甘蔗榨汁熬制后,清者称蔗糖,凝结有砂者称砂糖,砂糖中轻白如霜者称糖霜。糖霜是后世白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的先驱。

创作背景

苏轼的乡人金山寺宝觉禅师归蜀,作《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送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苏洵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再中制科。为凤翔府签书判官,召试得直史馆,摄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中上书论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中,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轼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轼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为翰林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定州,后贬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寻病逝常州。谥文忠。所作诗文清新畅达,作词豪放,开拓内容,突破绮靡词风,工书善画。有《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315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出自苏轼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7747.html

苏轼相关诗词

  • 郁孤台

    苏轼〔宋朝〕

    吾生如寄耳,岭海亦闲游。
    赣石三百里,寒江尺五流。
    楚山微有霰,越瘴久无秋。
    望断横云峤,魂飞咤雪洲。
    晓钟时出寺,暮鼓各鸣楼。
    归路迷千嶂,劳生阅百州。
    不随猿鹤化,甘作贾胡留。
    只有貂裘在,犹堪买钓舟。

  •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苏轼〔宋朝〕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其六

    苏轼〔宋朝〕

    闲居蓄百毒,救彼跛与盲。
    依山作陶穴,掩此暴骨横。
    区区效一溉,岂能济含生。
    力恶不己出,时哉非汝争。

  • 戏子由

    苏轼〔宋朝〕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从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
    眼前勃蹊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劝农冠盖闹如云,送老虀盐甘似蜜。
    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
    余杭别驾无功劳,画堂五丈容旗旄。
    重楼跨空雨声远,屋多人少风骚骚。
    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棰。
    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
    居高志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
    文章小技安足程,先生别驾旧齐名。
    如今衰老俱无用,付与时人分重轻。

  • 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

    苏轼〔宋朝〕

    学语雏鶑在柳阴,临行呼出翠帷深。
    通家不隔同年面,得路方知异日心。
    趁着春衫游上苑,要求国手教新音。
    岭梅不用催归骑,截{革登}须防旧所临。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