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元达

谢逸〔宋朝〕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拼音解读
dú shū bú zuò rú shēng suān ,yuè mǎ xī rù jīn chéng guān 。
sāi yuán kǔ hán fēng qì è ,guī lái miàn zhòu xū méi bān 。
xiān huáng zhào jiàn yán hé diàn ,yì lùn kāng kǎi tiān kāi yán 。
bàng shū yíng qiè bú fù biàn ,tuō shēn lái kàn jiāng nán shān 。
zhǎng jiāng gǔn gǔn jiāo lóng nù ,biǎn zhōu cǐ qù hé dāng hái ?
dà liáng chéng lǐ dìng xiàng jiàn ,yù chuān pò wū yīng shù ji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①金城关:金城,地名,故城在今甘肃皋兰西南。宋时为边关。②塞垣:关塞。这里指西北边防地带。③延和殿:宋代宫殿名。《宋史·地理志》:“崇政殿后有景福殿,其西,有殿北向,曰延和,便坐殿也。”宋神宗时,龙图阁直学士李柬之致仕,神宗特召见他于延和殿。④谤书盈箧:《战国策·秦策》:“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⑤破屋数间:语本韩愈《寄卢仝》诗:“玉川先生洛城里,破星数间而已矣。”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是送别之作,古人在送别赠行的诗中,往往寓有劝慰之意,这首诗也不例外。作者的友人董元达,是一位慷慨负气、傲骨铮铮的志士,作者在激励他的同时,希望将来有重见之期,并预期彼此都能不改变自己的风格和操守。

开头四句是诗的第一段。前两句指出董生虽然爱好读书,勤奋苦学,但不屑作一般儒生的寒酸、龌龊相,以科举起家,汲汲于追求功名富贵。而有志从军,因而早年就跃马西行,在金城关一带边防要地,参加军旅生活,以图立功绝域。次两句是说,董生虽然久在边疆,但当时西边的夏国,已与宋朝议和有年,所以未能在战场上建立功勋。而边塞苦寒,风霜凄紧,董生在归来之后,已经须眉斑白,面带皱纹了。这一段表明董生胸怀韬略,志气非同一般,而未遇时机;壮图未遂。“先皇召见延和殿”以下四句是诗的第二段。写董生归来之后,曾被先皇在延和殿召见,他在廷对的当儿,议论慷慨,曾使君王为之开颜(天,指天子),但终以年老,虽然诽谤很多,他也不复置辩。慨然脱身高隐,看山江南,暂且不问世事。这一段表明董生在回到京都以后,虽蒙召见,然而并未获得重用。

末段四句点明送行之意。前两句是说,董生南行之后,将越过浪涛滚滚、蛟龙怒吼的长江,作者不知扁舟此去,何时才能归还。这两句深寓惜别之意。后两句的意思是:将来有幸,在大梁城里定能相见(大梁即汴京)。而玉川子的破屋数间,那时也定然存在。玉川子是唐代诗人卢仝的号,作者借以自比。玉川子卢仝一生没有得志,作者也累试不第。除科举之外,作者也还有其他途径可以进身,但他并不低声下气去求别人的推荐,宁愿以布衣终老,所以在这里也以此勉励友人,表明将来相见,自己还是那几间破屋主人,友人也还是那么一个高傲自负之士。

全诗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磊落旷达之情,不作临别涕泣之语,显得彼此都很有志节,不失自重的贫士身份。

作者介绍

谢逸

谢逸

谢逸(1068~1112),字无逸,号溪堂居士,临川(今属江西)人。少孤,博学,工文辞。以咏胡蝶诗三百首知名,人称谢蝴蝶。屡举进士不第,以布衣终老。逸与从弟迈齐名,时称“二谢”。以诗文自娱,为黄庭坚所称赏。尝作胡蝶诗三百余首,人称谢胡蝶。有《春秋广微》、《樵谈》、《溪堂集》、《溪堂词》。►325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送董元达》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送董元达》出自谢逸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7720.html

谢逸相关诗词

  • 复用前韵寄李声之子阿大

    谢逸〔宋朝〕

    东都曾见汝生时,客舍孤吟夜忍饥。
    忆昨能为鸐鹆舞,祗今应诵脊令诗。
    傥无气节如元礼,便有功名似药师。
    问道若知真理窟,且分余论及吾儿。

  • 王立之园亭七咏 泠然斋

    谢逸〔宋朝〕

    枕簟置一榻,几杖置一筵。
    扫空净如水,洗心学僧禅。
    何必快哉风,襟怀自泠然。
    是身岂无垢,要以道洗湔。
    傥不念清凉,恐为烦暑缠。
    虽居土囊口,内热如烹煎。
    我自悟此理,三伏扇可捐。
    定知与列子,相友以忘年。

  • 句 其二

    谢逸〔宋朝〕

    典刑尚可窥前辈,赖有徐洪在豫章。

  • 吴迪吉载酒永安寺会者十一分韵赋诗以字为韵予用逸字

    谢逸〔宋朝〕

    延陵多贤孙,杰然者迪吉。
    上书因自讼,宾客禁私觌。
    瞑目数归期,闭口防罚直。
    谒告呼朋侪,笑谈洗忧戚。
    开樽青莲界,逍遥以永日。
    翩翩客鼎来,草草筵初秩。
    子珍乐易人,开谈见胸臆。
    宗鲁与人交,坦然无畛域。
    君泽学古谈,论议简而质。
    伯更廊庙具,绿发居师席。
    泽民泮水英,每试辄中的。
    叔野饱书史,胸中万卷积。
    文美秉天机,温如苍玉璧。
    文康气雄豪,目睨天宇窄。
    中邦最清修,操履有绳尺。
    乐之似长康,痴绝故无匹。
    坐客皆奇才,椎钝莫如逸。
    诸人或见赏,颇爱性真率。
    不求身后名,但喜杯中物。
    世故了不知,一醉吾事毕。

  • 吴子珍家分韵咏席上果探得橘子以橘字为韵

    谢逸〔宋朝〕

    巴邛清霜后,独余两大橘。
    一朝剖而食,四老欣然出。
    乃知避世士,退藏务深密。
    吾邦富此果,味不数萍实。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送董元达》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