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高启〔明朝〕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拼音解读
mǎn yī xuè lèi yǔ chén āi ,luàn hòu hái xiāng yì kě āi 。
fēng yǔ lí huā hán shí guò ,jǐ jiā fén shàng zǐ sūn lá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
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因为他们的后人在战乱中死去了)

注释
陈秀才:作者友人,其人未详。沙上:陈秀才的家乡,地址不详。
省(xǐng)墓:扫墓,祭奠故去的亲人。
血泪:极度悲痛时流出的眼泪。
乱后:指元末战乱以后,元末有长达二十余年的农民军与政府军和地主武装之间的大混战。
寒食:寒食节,清明前两天(一说前一天),旧习俗这天扫墓、祭祖。
过:过去了,尽了。

参考资料:
葛杰 仓阳卿选注,绝句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07月第1版,第201页
张志兴注,绝句精选,学林出版社,2005年08月第1版,第282页
陈昊,若松,赵晗注译,白话绝句三百首,三秦出版社,1992.11,第302页

鉴赏

这是诗人是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清明时分,春雨飞飞,诗人和陈秀才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沙上祭祖,满身的泥土尘埃和雨露,那是非常的零乱,诗人感慨以这样行色匆匆的方式回乡祭祖,那是让人感受到似乎有那么一些悲哀。

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明节没人祭扫荒坟的一个生活面,写出经过元末大战乱后,农村萧条凋敝的情景。此诗前两句写陈秀才还乡的情景,之后诗人自己也免不了悲从中来;后两句想象清明节墓地上的情景,反映了元末战乱后的萧条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全诗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意境渐宽,感人至深。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两句写此时此地,写诗人送陈秀才“还乡”之景。“满衣血泪与尘埃”表现了陈秀才本人的形象,陈秀才劫后余生,还乡时的形象,很是悲哀。“乱后还乡”点题,交待了时间背景,继而引出后两句。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两句写彼时彼地,是诗人想象清明节广大农村墓地上的情景。乱后家乡,百姓家破人亡,没有后辈到尊长的墓前来祭扫家乡,已经满目荒凉。这两句反映出战乱后萧条破败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这首诗写战乱后,人生悲伤,农村荒凉之场景,感叹了元末大战“乱后”广大百姓家破人亡的惨象,诗笔由近及远,由个别及一般,意境由浅入深,由窄变阔。全诗表现了诗人同情民生疾苦的心境。诗笔由近及远,由个别及一般,意境由浅入深,由窄变阔,感人至深。

参考资料:
迟乃义著,明人绝句的诗情画意,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06,第27-28页
木河主编;王金梅选注,乖孩子学名诗 明代诗歌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08,第42页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季迪,号槎轩。张士诚据吴时,隐居吴淞江青丘,自号青丘子。博览群书,工诗,尤精于史,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其诗之才力声调,过三人远甚,为元明间一大家。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并受命教授诸王。后擢户部右侍郎,自陈年少不敢当重任,辞归故里。时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1795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出自高启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7188.html

高启相关诗词

  • 行乐

    高启〔明朝〕

    冠触花梢露湿衣,晓因行乐到南圻。
    日高雾散春江曲,绿满平田雉子飞。

  • 长门怨

    高启〔明朝〕

    憎宠一时心,尘生旧屋金。
    苔滋销履迹,花远度銮音。
    暮雀重门迥,秋萤别殿阴。
    君明犹不察,妒极是情深。

  • 高启〔明朝〕

    惯识山中路,崎岖每独寻。
    穿云冲过虎,伐树起栖禽。
    斧砺溪边石,衣悬谷口林。
    逢仙休看奕,甲子易骎骎。

  • 高启〔明朝〕

    海山巨兽堪乘战,番使前年远来献。
    宝缨缠络锦䄡垂,拜舞如人向金殿。
    仙仗时巡出凤城,车舆频驾不曾惊。
    有牙莫畏焚躯祸,天子深仁爱尔生。

  • 左掖作

    高启〔明朝〕

    小殿珠帘散柳丝,东宫初退讲筵时。
    不材未敢修封事,把笔閒题应教诗。

热门明朝诗词

热门名句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