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三子

陈师道〔宋朝〕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唒。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拼音解读
qù yuǎn jí xiàng wàng ,guī jìn bú kě rěn 。
ér nǚ yǐ zài yǎn ,méi mù luè bú shěng 。
xǐ jí bú dé yǔ ,lèi jìn fāng yī qiú 。
le zhī bú shì mèng ,hū hū xīn wèi wě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赏析

1084年(元丰七年),陈师道的岳父郭概提点成都府路刑狱,因为师道家贫,妻子与三个儿子及一个女儿只得随郭概西行,而陈师道因母亲年老不得同去,于是忍受了与妻子儿女离别的悲痛。将近四年以后,即1087年(元祐二年),陈师道因苏轼、孙觉等人之荐,充任徐州州学教授,才将妻儿接回到徐州。纪录这一场生离死别,他写下了不少情意诚笃、感人至深的佳作,如《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送内》、《别三子》、《寄外舅郭大夫》等,这首《示三子》即是作于妻儿们刚回来之时,也是非常杰出的一首,这首诗描述的主要是诗人思亲、见亲的全程心灵感受,言语易懂,感人至深。

首二句说妻儿们去远了,相见无期,也就不那么惦记了;而当归期将近,会面有望,则反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去远”句固然是记录了诗人的实情,然而也深刻地表现了他无可奈何的失望和悲伤,诗人决非真的忘情于妻儿,而是陷于一种极度的绝望之中。“归近”一句正说明了他对亲人不可抑捺的情愫。

“儿女”二句写初见面的情形。因离别四年,儿女面目已不可辨认。陈师道的《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中说:“何者最可怜,儿生未知父。”可见别时儿女尚幼,故至此有“眉目略不省”的说法,表明了离别时间的长久,并寓有亲生骨肉几成陌路的感喟。

“喜极”二句是见面之后复杂心情的表现。久别重逢,惊喜之余,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是相顾无言,泪洒千行,然后破涕为笑,庆幸终于见面。此十字中,将久别相逢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诗人抓住了悲喜苦乐的矛盾心理在一瞬间的变幻,将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了知”二句更深一层作结,说虽然明知不是在梦中相见,但犹恐眼前的会面只是梦境,心中仍然恍恍惚惚,不能安定。这种心理的描绘,写得入木三分。由此可以推知:在与亲人分离的四年中,诗人多少次梦见亲人,然而却是一场空欢喜,反增添了无限的愁思和悲苦,正因为失望太多,幻灭太多,所以当真的会面时,反而产生了怀疑,唯恐仍是梦中之事,深沉的思念之情便在此中曲折表现了出来。这两句源于杜甫《羌村》组诗中写回家初见亲人的惊喜和疑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意谓久别重逢,如相见于梦中,后来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中“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即用杜甫诗意;而陈师道此二句是翻用杜甫诗的句子,与晏几道《鹧鸪天》中所说的“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意境略同,可见陈师道取前人诗意能点化出新意。

此诗通篇造语质朴浑厚,无矫饰造作之气,读来恻恻感人,其原因主要在于诗人感情的真挚,语语皆从肺腑中流出,所谓至情无文,即是艺术上一种极高的境界。此类浑朴的作品得力于陈师道向古乐府和杜甫诗的学习,然而他并不在字句上摹仿前人,而在格调立意上倩鉴前人,故张表臣在《珊瑚钩诗话》中引陈师道的话说:“今人爱杜甫诗,一句之内,至窃取数字以仿像之,非善学者。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这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已有充分的表现。陈师道论诗标举“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后山诗话》),即是他形成这种创作风貌的理论基础。但此类作品在他的集子中也并不很多,故尤为珍贵。

作者介绍

陈师道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 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彭城(今徐州)人。16岁师曾巩。元祐四年苏轼任杭州太守,师道至南京送行,以擅离职守,被劾去职。不久复职,调颍州教授,时苏轼任颍州太守,希望收为弟子,师道以"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婉辞。师道于词颇自推许,自称"余它文未能及人,独于词自谓不减秦七黄九。"(《书旧词后》)。为人高介有节,安贫乐道。论诗推服黄庭坚,多苦吟之作,为江西诗派有代表性诗人。门人魏衍为其编《后山集》,集中诗 6卷,文14卷。《诗话》、《谈丛》别自为书。有《后山长短句》。►389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示三子》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示三子》出自陈师道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7028.html

陈师道相关诗词

  • 十八日观潮 其一

    陈师道〔宋朝〕

    一年壮观尽今朝,水伯何知故晚潮。
    海浪肯随山俯仰,风帆长共客飘摇。

  • 石氏画苑

    陈师道〔宋朝〕

    卒行无好步,事忙不草书。
    能事不促迫,快手多粗疏。
    君看荷苇槲叶扇,崔家仲叔三人俱。
    扫除事物费岁月,收定神气忘形躯。
    恍然有得夺天巧,衰颜生态能相如。
    市师信手无赢余,一日画出东封图。
    眼前百口怪神速,背后千指争邪{厂歈}。
    君家画苑倾东都,锦囊玉轴行盈车。
    补完破碎收亡逋,欲得不计有与无。
    问君此病何当祛,君言无事聊自娱。
    世间何事非迷途,挟策未必贤樗蒲。
    苑中最爱文与苏,情亲不独生同闾。
    自谓知子谁如余,叔也不痴回不愚。
    怜君用意常勤劬,挥毫洒墨填空虚。
    风梢雨叶出新意,老树僵立何年枯。
    我生百事不留意,外物不足烦驱除。
    翰墨才能记名字,模临写貌无工夫。
    见溺不救危不扶,独无一物充庖厨。
    看君发漆颜丹朱,意气健如生马驹。
    逢人不信六十余,郁然一茎无白须。
    吕翁落寞起钓屠,南山四老东宫须。
    人生晚达有如此,应笑虞翻早着书。

  • 湖上晚归寄诗友 其四

    陈师道〔宋朝〕

    红绿羞明眼,欹斜久病身。
    年龄不待命,湖海却留人。
    点滴花间露,新鲜柳上春。
    情怀将底用,诗外不须频。

  • 菩萨蛮·七夕

    陈师道〔宋朝〕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
    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 踏莎行

    陈师道〔宋朝〕

    红上花梢,风传梅信。青春欲动群芳竞。林声鸟语带余寒,江光野色开游径。
    乍雨还晴,暄寒不定。重门深院帘帷静。又还日日唤愁生,到谁准拟风流病。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示三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