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唐朝〕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拼音解读
jīn cháo jun4 zhāi lěng ,hū niàn shān zhōng kè 。jiàn dǐ shù jīng xīn ,guī lái zhǔ bái shí 。
yù chí yī piáo jiǔ ,yuǎn wèi fēng yǔ xī 。luò yè mǎn kōng shān ,hé chù xún háng j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注释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涧底”二句:指想象山中道士隔绝人世的幽独清苦生活。荆薪:柴草。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涧:山间流水的沟。束:捆。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迹:来去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乍看没什么惊人之句,好像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颇有陶渊明的风格,向来被称为韦诗中的名篇。有人说它“一片神行”,有人说是“化工笔”(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价很高。

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描写这些复杂的感情,都是通过感情和形象的配合来表现的。“郡斋冷”两句抒写,可以看到诗人在郡斋中的寂寞。“束荆薪”、“煮白石”是一种形象,这里面有山中道人的种种活动。“欲持”和“远慰”又是一种感情抒写。“落叶空山”却是另一种形象了,是秋气萧森、满山落叶、全无人迹的深山。这些形象和情感串连起来,便构成了情韵深长的意境,很耐人寻味。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

苏轼很爱这首诗。《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施补华《岘佣说诗》也指出:“《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这便是自然和造作的分别。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唐京兆万年人。韦待价曾孙。初以三卫郎事玄宗,后折节读书,肃宗时入太学。代宗永泰中,为洛阳丞,迁京兆府功曹。德宗建中二年,累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寻改江州刺史,追赴阙,迁左司郎中。贞元初,复出为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后罢居苏州永定寺,斋心屏除人事。工诗,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与顾况、刘长卿等相酬唱。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称“王孟韦柳”,或与陶渊明合称“陶韦”。有集。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2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 《韦苏州集》。散文存一篇。词存四首,见《尊前集》。►550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寄全椒山中道士》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寄全椒山中道士》出自韦应物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6903.html

韦应物相关诗词

  • 郡中西斋

    韦应物〔唐朝〕

    似与尘境绝,萧条斋舍秋。寒花独经雨,山禽时到州。
    清觞养真气,玉书示道流。岂将符守恋,幸已栖心幽。

  • 赠冯著

    韦应物〔唐朝〕

    契阔仕两京,念子亦飘蓬。方来属追往,十载事不同。
    岁晏乃云至,微褐还未充。惨凄游子情,风雪自关东。
    华觞发欢颜,嘉藻播清风。始此盈抱恨,旷然一夕中。
    善蕴岂轻售,怀才希国工。谁当念素士,零落岁华空。

  • 池上怀王卿

    韦应物〔唐朝〕

    幽居捐世事,佳雨散园芳。入门霭已绿,水禽鸣春塘。
    重云始成夕,忽霁尚残阳。轻舟因风泛,郡阁望苍苍。
    私燕阻外好,临欢一停觞。兹游无时尽,旭日愿相将。

  • 九日沣上作,寄崔主簿倬二李端系

    韦应物〔唐朝〕

    凄凄感时节,望望临沣涘。翠岭明华秋,高天澄遥滓。
    川寒流愈迅,霜交物初委。林叶索已空,晨禽迎飙起。
    时菊乃盈泛,浊醪自为美。良游虽可娱,殷念在之子。
    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孰能同一酌,陶然冥斯理。

  • 闲居寄端及重阳

    韦应物〔唐朝〕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寄全椒山中道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