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退示官吏

元结〔唐朝〕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拼音解读

guǐ mǎo suì ,xī yuán zéi rù dào zhōu ,fén shāo shā luě ,jǐ jìn ér qù 。míng nián ,zéi yòu gōng yǒng pò shào ,bú fàn cǐ zhōu biān bǐ ér tuì 。qǐ lì néng zhì dí yǔ ?gài méng qí shāng lián ér yǐ 。zhū shǐ hé wéi rěn kǔ zhēng liǎn ,gù zuò shī yī piān yǐ shì guān lì 。

xī suì féng tài píng ,shān lín èr shí nián 。
quán yuán zài tíng hù ,dòng hè dāng mén qián 。
jǐng shuì yǒu cháng qī ,rì yàn yóu dé mián 。
hū rán zāo shì biàn ,shù suì qīn róng zhān 。
jīn lái diǎn sī jun4 ,shān yí yòu fēn rán 。
chéng xiǎo zéi bú tú ,rén pín shāng kě lián 。
shì yǐ xiàn lín jìng ,cǐ zhōu dú jiàn quán 。
shǐ chén jiāng wáng mìng ,qǐ bú rú zéi yān ?
jīn bǐ zhēng liǎn zhě ,pò zhī rú huǒ jiān 。
shuí néng jué rén mìng ,yǐ zuò shí shì xián !
sī yù wěi fú jiē ,yǐn gān zì cì chuán 。
jiāng jiā jiù yú mài ,guī lǎo jiāng hú bi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癸卯年,西原贼人攻入道州城,焚烧杀戮掠夺,几乎扫光全城才走。第二年,贼人又攻打永州并占领邵州,却不侵犯道州边境而去。难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敌吗?不过是蒙受贼人的哀怜而巳。催缴赋税的官吏为什么还如此忍心苦苦搜括呢?因此作诗一篇给官吏们看看。我早年遇到了太平世道,在山林中隐居了二十年。清泉水流经过我家门口,山涧洞谷对着我家门前。田租赋税有个固定期限,日上三竿依然安稳酣眠。忽然间遭遇到世道突变,数年来亲自从军上前线。如今我来治理这个郡县,又遇到蛮夷来骚扰侵犯。县城太小蛮夷无意洗劫,百姓贫穷他们也觉可怜。因此他们攻陷邻县境界,唯有这个道州独自保全。奉皇命来收租税的使臣,难道还比不上盗贼慈善?现在那横征暴敛的官吏,催赋逼税恰如火烧油煎。谁忍心断绝人民的生路,换取时世所称赞的忠贤?我想辞去官职丢弃符节,拿起竹篙自己动手撑船。带领全家回到鱼米之乡,告老归隐住在那江湖边。

注释⑴癸卯岁:即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⑵道县:今湖南县道县。⑶永、邵:永州和邵州,今均属湖南省。⑷边鄙:边境。⑸与:通“欤”,吗。⑹昔岁:从前。⑺庭户:庭院。⑻洞壑(hè):山洞,沟壑。⑼井:即“井田”;井税:这里指赋税。⑽晏:晚。⑾世变:指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社会动荡。⑿戎旃(zhān):战旗,一说为军帐。⒀典:治理、掌管。⒁见全:被保全。⒂将王命:奉皇上的旨意。⒃绝:断绝。⒄委:弃。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委符节:辞官。⒅引竿:拿钓竿,代指隐居。刺船:撑船。⒆将:带着。就:靠近。⒇湖:一作“海”。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时元结任道州刺史。此诗的小序交待了作诗的原委。癸卯年十二月,广西境内被称作“西原蛮”的一群强盗发动了武装暴乱,曾攻占道州(州治在今湖南道县)达一月余,其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第二年五月,元结任道州刺史,七月“西原蛮”又攻破了邻近的永州(州治在今湖南零陵)和邵州(州治在今湖南邵阳),却没有再攻道州。诗人认为,这并不是官府“力能制敌”,而是出于“西原蛮”对战乱中道州人民的“伤怜”,相反,朝廷派到地方上的租庸使却不能体恤人民,在道州百姓“朝餐是草根,暮食乃木皮”(《舂陵行》)的情况下,仍旧残酷征敛,有感于此,作者写下了这首诗以警示征敛租税的官吏。

作者介绍

元结

元结

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河南人,天宝进士。安史之乱后,以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充山南西道节度参谋;平乱有功。后任道州刺史,官至容管经略使。有《元次山集》。►95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贼退示官吏》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贼退示官吏》出自元结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6894.html

元结相关诗词

  • 漫歌八曲·小回中

    元结〔唐朝〕

    丛石横大江,人言是钓台。水石相冲激,此中为小回。
    回中浪不恶,复在武昌郭。来客去客船,皆向此中泊。

  • 补乐歌十首·六英

    元结〔唐朝〕

    (《六英》,高辛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帝喾能总
    六合之英华。凡二章,章六句)
    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与汝歌舞兮,上帝之风。
    由六合兮,英华沨沨.
    我有丝竹兮,韵和泠泠。与汝歌舞兮,上帝之声。
    由六合兮,根底嬴嬴。

  • 别何员外

    元结〔唐朝〕

    谁能守清躅,谁能嗣世儒。吾见何君饶,为人有是夫。
    黜官二十年,未曾暂崎岖。终不病贫贱,寥寥无所拘。
    忽然逢知己,数月领官符。犹是尚书郎,收赋来江湖。
    人皆悉苍生,随意极所须。比盗无兵甲,似偷又不如。
    公能独宽大,使之力自输。吾欲探时谣,为公伏奏书。
    但恐抵忌讳,未知肯听无。不然且相送,醉欢于坐隅。

  • 漫歌八曲·西阳城

    元结〔唐朝〕

    江北有大洲,洲上堪力耕。此中宜五谷,不及西阳城。
    城畔多野桑,城中多古荒。衣食可力求,此外何所望。

  • 贼退示官吏(昔岁逢太平)

    元结〔唐朝〕

    【贼退示官吏】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州,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长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令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贼退示官吏》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