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论

欧阳修〔宋朝〕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拼音解读
  chén wén péng dǎng zhī shuō ,zì gǔ yǒu zhī ,wéi xìng rén jun1 biàn qí jun1 zǐ xiǎo rén ér yǐ 。dà fán jun1 zǐ yǔ jun1 zǐ yǐ tóng dào wéi péng ,xiǎo rén yǔ xiǎo rén yǐ tóng lì wéi péng ,cǐ zì rán zhī lǐ yě 。
rán chén wèi xiǎo rén wú péng ,wéi jun1 zǐ zé yǒu zhī 。qí gù hé zāi ?xiǎo rén suǒ hǎo zhě lù lì yě ,suǒ tān zhě cái huò yě 。dāng qí tóng lì zhī shí ,zàn xiàng dǎng yǐn yǐ wéi péng zhě ,wěi yě ;jí qí jiàn lì ér zhēng xiān ,huò lì jìn ér jiāo shū ,zé fǎn xiàng zéi hài ,suī qí xiōng dì qīn qī ,bú néng zì bǎo 。gù chén wèi xiǎo rén wú péng ,qí zàn wéi péng zhě ,wěi yě 。jun1 zǐ zé bú rán 。suǒ shǒu zhě dào yì ,suǒ háng zhě zhōng xìn ,suǒ xī zhě míng jiē 。yǐ zhī xiū shēn ,zé tóng dào ér xiàng yì ;yǐ zhī shì guó ,zé tóng xīn ér gòng jì ;zhōng shǐ rú yī ,cǐ jun1 zǐ zhī péng yě 。gù wéi rén jun1 zhě ,dàn dāng tuì xiǎo rén zhī wěi péng ,yòng jun1 zǐ zhī zhēn péng ,zé tiān xià zhì yǐ 。
yáo zhī shí ,xiǎo rén gòng gōng 、huān dōu děng sì rén wéi yī péng ,jun1 zǐ bā yuán 、bā kǎi shí liù rén wéi yī péng 。shùn zuǒ yáo ,tuì sì xiōng xiǎo rén zhī péng ,ér jìn yuán 、kǎi jun1 zǐ zhī péng ,yáo zhī tiān xià dà zhì 。jí shùn zì wéi tiān zǐ ,ér gāo 、kuí 、jì 、qì děng èr shí èr rén bìng liè yú cháo ,gèng xiàng chēng měi ,gèng xiàng tuī ràng ,fán èr shí èr rén wéi yī péng ,ér shùn jiē yòng zhī ,tiān xià yì dà zhì 。《shū 》yuē :“zhòu yǒu chén yì wàn ,wéi yì wàn xīn ;zhōu yǒu chén sān qiān ,wéi yī xīn 。”zhòu zhī shí ,yì wàn rén gè yì xīn ,kě wèi bú wéi péng yǐ ,rán zhòu yǐ wáng guó 。zhōu wǔ wáng zhī chén ,sān qiān rén wéi yī dà péng ,ér zhōu yòng yǐ xìng 。hòu hàn xiàn dì shí ,jìn qǔ tiān xià míng shì qiú jìn zhī ,mù wéi dǎng rén 。jí huáng jīn zéi qǐ ,hàn shì dà luàn ,hòu fāng huǐ wù ,jìn jiě dǎng rén ér shì zhī ,rán yǐ wú jiù yǐ 。táng zhī wǎn nián ,jiàn qǐ péng dǎng zhī lùn 。jí zhāo zōng shí ,jìn shā cháo zhī míng shì ,huò tóu zhī huáng hé ,yuē :“cǐ bèi qīng liú ,kě tóu zhuó liú 。”ér táng suí wáng yǐ 。
fū qián shì zhī zhǔ ,néng shǐ rén rén yì xīn bú wéi péng ,mò rú zhòu ;néng jìn jué shàn rén wéi péng ,mò rú hàn xiàn dì ;néng zhū lù qīng liú zhī péng ,mò rú táng zhāo zōng zhī shì ;rán jiē luàn wáng qí guó 。gèng xiàng chēng měi tuī ràng ér bú zì yí ,mò rú shùn zhī èr shí èr chén ,shùn yì bú yí ér jiē yòng zhī ;rán ér hòu shì bú qiào shùn wéi èr shí èr rén péng dǎng suǒ qī ,ér chēng shùn wéi cōng míng zhī shèng zhě ,yǐ néng biàn jun1 zǐ yǔ xiǎo rén yě 。zhōu wǔ zhī shì ,jǔ qí guó zhī chén sān qiān rén gòng wéi yī péng ,zì gǔ wéi péng zhī duō qiě dà ,mò rú zhōu ;rán zhōu yòng cǐ yǐ xìng zhě ,shàn rén suī duō ér bú yàn yě 。
jiē hū !xìng wáng zhì luàn zhī jì ,wéi rén jun1 zhě ,kě yǐ jiàn y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赏析

这篇文章起笔不凡,开篇提出:君子无党,小人有党的观点。对于小人用来陷人以罪、君子为之谈虎色变的“朋党之说”,作者不回避,不辩解,而是明确地承认朋党之有,这样,便夺取了政敌手中的武器,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开头一句,作者就是这样理直气壮地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它包含三个方面内容: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朋党有君子与小人之别;人君要善于辨别。作者首先从道理上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本质区别;继而引用了六件史实,以事实证明了朋党的“自古有之”;最后通过对前引史实的进一步分析,论证了人君用小人之朋,则国家乱亡;用君子之朋,则国家兴盛。文章写得不枝不蔓,中心突出,有理有据,剖析透辟,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吾子、小人而已。”“朋党”,指同类人因某种目的而在一起。“自古有之”的“之”是代指“朋党之说”的。“幸”是希望的意思,“惟幸”,说只希望。“其”,代“朋党”,为第三人称“他们”。听说有关朋党的议论,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只是希望国君能辨别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

第二段:“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以同道为朋”,就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朋党,“以”是因为的意思,“以同利为朋”,就是因利害关系相同而结为朋党。接下去,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这里用“然”字转折,问道:“我以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那原因是什么呢?”“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这是说小人所喜好的是禄利,“禄”是俸禄,小人所贪的是财物。“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党引”是结为朋党,互相援引。这句说,当他们利害相同时,暂且互相勾结援引而成朋党,那是假的。“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及”是到了,“其”代这些小人,“贼害”即伤害。这几句说,到了他们见到好处而争先恐后,或者好处已经抢光了,交往也少了,则反而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能相保。所以,作者重复说:“故臣谓小人无朋,伪也。”再说君子,他们的行为完全两样:“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不然”,即不是这样。“守”,是坚守、遵循的意思。“忠信”,是忠诚、守信,“名节”是名誉、气节。君子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力行的是忠信,所珍惜的是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以之”的“以”,是凭借的意思,“之”,代上面所说的“道义”、“忠信”和“名节”。这几句说,凭借道义、忠信和名节来修炼自身,那么君子就有了共同的道德规范,相助而得益,凭借这些为国效力,那么君子就同心协力,始终如一。接着,作者用“此君子之朋也”一句,强调这些作为与小人截然不同。因此,他得出结论说:“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退”是斥退,罢黜,“用”是进用。这几句说:所以做国君的,只要斥退小人的假朋党,用君子的真朋党,那天下就安定太平了。

第二段运用了对比。作者在分析君子、小人的区别时剖析道:小人、邪者以利相结,同利则暂时为朋,见利则相互争竞,力尽则自然疏远或互相残害,从实质上看,小人无朋;与此相反,君子之朋以道相结,以道义、忠信、名节为重,同道、同德,自然同心,从这一意义上看,君子之朋才是真朋。二者对比鲜明,水到渠成的得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带起下面的一段文字。

第三段广泛列举史实,从各方面论证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与上文开头的“朋党之说,自古有之”遥相呼应,对上文结尾的“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是有力的补充和论证。文中正反引用尧、纣时对朋党的利用,加强对比,阐明小人无朋,君子有朋,有关国家兴亡。再以东汉桓、灵时的党锢之祸、晚唐昭宣帝时朱全忠杀害名士的史实,引用反面例证,阐明迫害残杀君子之朋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

第三段:作者举了大量的历史事实来说明:“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共工,驩兜等四人”,都是古史传说中凶狠邪恶之徒,“君子八元,八恺”之“元”,是指善良的人,“恺”是指忠诚的人。传说高辛氏有八个有才德的后裔,叫做“八恺”。舜辅佐尧黜退四凶小人的朋党,而进用元、恺君子之朋党,因而尧的天下得到大治。

至于舜之时,文章写道:“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说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皋、夔,稷、契等贤臣一起在朝中做官。“更相称美,更相推让”的“更相”,是相互的意思,“更”,读第一声。“称美”,是称颂人家的美德和好处,“推让”是谦虚礼让。这样,他们团结一心,舜对他们都加以任用,天下也获得大治。等等。

第四段:作者带有总结性地论述:“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夫前世之主”的夫是发语词,没有实义。“莫如纣”的“莫”是代词,为无指代词,代人,当“没有人”讲,代物,当“没有什么”讲。这几句说,前世君主,能使人人不同心不结为朋党,没有人像商纣王那样;能禁止善良的人结成朋党,没有人像汉献帝那样;能杀戮品行高洁、负有时望者的朋党,没有什么时候像唐昭宗统治时那样。这些国君都把他们的国家搞乱了,灭亡了。“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士,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这是说:“互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生疑心,没有人像舜的二十二个臣子,舜也不怀疑他们而都加以任用。然而后世的人不责备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欺蒙,反而称颂舜为聪明的圣人,是因为他能辨别君子和小人啊。”这几句里,“诮”是责备的意思,“以能辨”的“以”是因为的意思。“周武之士,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举”是全,“其”是代词他,即周武王,这句说他全国所有的三千人臣民,全部结成一个大朋党。“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多”是人数多,“大”是范围广,这句说,自古以来,结成朋党人数多而且范围大没有哪个朝代象周朝那样的。“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用此以兴”的“用此”,就是因此。“善人虽多而不厌”说好人虽多而不满足,也就是再多也不嫌多。“厌”是满足。

文章末尾,作者又强调了一下:“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迹”是历史事迹,“鉴”是借鉴。这是说上述的兴亡治乱的史迹,做国君的可以借鉴。很明显地请求宋仁宗纳谏,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伪朋,以使国家兴盛起来。

文章不讳言朋党,而是指出朋党有原则的区别,“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并引证历史来说明君子之朋有利于国,小人之朋有害于国,希望人君进君子之真朋,去小人之伪朋。文章避免了消极地替作者作辩解,而从正面指出朋党的客观存在,指出借口反对朋党的人就结为朋党,说明朋党有本质的不同。这就争取了主动,使作者立于不败之地,文章也由此具有深刻的揭露作用和强大的批判力量,而排偶句式的穿插运用,又增加了文章议论的气势。

创作背景

1043年(庆历三年),韩琦范仲淹、富弼等执政,欧阳修余靖等也出任谏官。这时开始实行一些政治改革。从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相继贬官开始,他们已经被保守派官僚指为朋党。此后党议不断发生,宋仁宗在1038年(宝元元年)还特意下过“戒朋党”的诏书。到了1043年,吕夷简虽然被免职,但他在朝廷内还有很大的势力。为了反对改革,以夏竦为首的一伙保守派官僚就正式攻击范仲淹、欧阳修是“党人”。范仲淹以直言遭贬,欧阳修在朝廷上争论力救。只有当时的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当贬。欧阳修写给高若讷一封信,指责高若讷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之心。高若讷将此信转交当局,结果欧阳修连坐范仲淹被贬。还有一些大臣也因为力救范仲淹而被贬,当时便有一些大臣将范仲淹及欧阳修等人视为朋党。后来仁宗时范仲淹与欧阳修再次被召回朝廷委以重任。欧阳修当时担任谏官,为了辩论这种言论也为了为自己辩护,就在1044年(庆历四年)上了一篇奏章,叫《朋党论》,给夏竦等人以坚决的回击。《朋党论》这篇著名的政论文,在革新派与保守派的斗争中,同样是很有战斗意义的。

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苦读而中进士,后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朝廷要职,因弹劾政敌夏竦、吕夷简等人,曾遭遇政敌的朋友圈子的恶意攻击,被政敌指责为在朝廷拉帮结派搞朋党,因而也曾屡次被罢职贬官,可谓仕途多舛。欧阳修故而愤笔写就这篇雄文,算是对政敌的一种理论清算,也算是一吐胸中块垒。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81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朋党论》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朋党论》出自欧阳修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6540.html

欧阳修相关诗词

  • 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尝有闻鸎诗寄原父因而有感四首 其四

    欧阳修〔宋朝〕

    诗篇自觉随年老,酒力犹能助气豪。
    兴味不衰惟此尔,其余万事一牛毛。

  • 永阳大雪

    欧阳修〔宋朝〕

    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度人行绝。
    冰连溪谷麋鹿死,风劲野田桑柘折。
    江淮卑湿殊北地,岁不苦寒常疫疠。
    老农自言身七十,曾见此雪才三四。
    新阳渐动爱日辉,微和习习东风吹。
    一尺雪,几尺泥,泥深麦苗春始肥。
    老农尔岂知帝力,听我歌此丰年诗。

  • 题张损之学士兰皋亭

    欧阳修〔宋朝〕

    埼岸接芳蹊,琴觞此自怡。
    林花朝落砌,山月夜临池。
    雨积蛙鸣乱,春归鸟哢移。
    惟应乘兴客,不待主人知。

  • 汝瘿答仲仪

    欧阳修〔宋朝〕

    君嗟汝瘿多,谁谓汝土恶。
    汝瘿虽云苦,汝民居自乐。
    乡闾同饮食,男女相媒妁。
    习俗不为嫌,讥嘲岂知怍。
    汝山西南险,平地犹硗确。
    汝树生拥肿,根株浸溪壑。
    山川固已然,风气宜其浊。
    接境化襄邓,余风被伊雒。
    思予昔曾游,所见可惊愕。
    喔喔闻语笑,累累满城郭。
    伛妇悬瓮盎,娇婴包卵鷇。
    无由辨肩颈,有类龟缩壳。
    噫人禀最灵,反不如凫鹤。
    骈枝虽形累,小小固可略。
    痈疡暂畜聚,决溃终当涸。
    赘疣附支体,幸或不为虐。
    未若此巍然,所生非所托。
    咽喉系性命,针石难砭削。
    农皇古神圣,为世名百药。
    岂不有方书,顽然莫销铄。
    温汤汝灵泉,亦不能湔瀹。
    君官虽谪居,政可瘳民瘼。
    奈何不哀怜,而反恣诃谑。
    文辞骋新工,丑怪极名貌。
    汝士虽多奇,汝女少纤弱。
    翻愁太守宴,谁与唱清角。
    乖离南北殊,魂梦山陂邈。
    握手未知期,寄诗聊一噱。

  • 鹤冲天

    欧阳修〔宋朝〕

    梅谢粉,柳拖金。香满旧园林。养花天气半晴阴。花好却愁深。
    花无数。愁无数。花好却愁春去。戴花持酒祝东风。千万莫匆匆。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朋党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