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怀李白

杜甫〔唐朝〕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1]
拼音解读
liáng fēng qǐ tiān mò ,jun1 zǐ yì rú hé 。 hóng yàn jǐ shí dào ,jiāng hú qiū shuǐ duō 。 wén zhāng zēng mìng dá ,chī mèi xǐ rén guò 。 yīng gòng yuān hún yǔ ,tóu shī zèng gǔ luó 。[1]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作文章忌讳坦荡的命途(逆境发奋,才易写出名篇),奸佞小人最喜欢好人犯错。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注释⑴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当时李白因永王李嶙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⑵君子:指李白。⑶鸿雁:喻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⑷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⑸命:命运,时运。文章:这里泛指文学。这句意思是: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⑹魑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过:过错,过失。这句指魑魅喜欢幸灾乐祸。⑺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杜甫深知李白从璘实出于爱国,却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所以说,应和屈原一起诉说冤屈。⑻汨罗:汨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和《梦李白二首》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李白在“安史之乱”中因永王李璘事件而获罪,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鉴赏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诗人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平,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代人着想,“怀”之深也。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李慈铭曰:“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此时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点,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欲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一联虽系想象之词,但因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犹存;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自然会对前贤因秋风而寄意。这样,“欲共冤魂语”一句,就很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这一“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读杜诗说》)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吟诵全诗,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唐宋诗醇》:“悲歌慷慨,一气舒卷,李杜交好,其诗特地精神。”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山乱起,甫走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后依节度使严武,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名篇甚多,为世传诵。有《杜工部集》。►1185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天末怀李白》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天末怀李白》出自杜甫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64.html

杜甫相关诗词

  • 宗武生日

    杜甫〔唐朝〕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杜甫〔唐朝〕

    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虚名但蒙寒温问,
    泛爱不救沟壑辱。齿落未是无心人,舌存耻作穷途哭。
    道州手札适复至,纸长要自三过读。盈把那须沧海珠,
    入怀本倚昆山玉。拨弃潭州百斛酒,芜没潇岸千株菊。
    使我昼立烦儿孙,令我夜坐费灯烛。忆子初尉永嘉去,
    红颜白面花映肉。军符侯印取岂迟,紫燕騄耳行甚速。
    圣朝尚飞战斗尘,济世宜引英俊人。黎元愁痛会苏息,
    夷狄跋扈徒逡巡。授钺筑坛闻意旨,颓纲漏网期弥纶。
    郭钦上书见大计,刘毅答诏惊群臣。他日更仆语不浅,
    明公论兵气益振。倾壶箫管黑白发,舞剑霜雪吹青春。
    宴筵曾语苏季子,后来杰出云孙比。茅斋定王城郭门,
    药物楚老渔商市。市北肩舆每联袂,郭南抱瓮亦隐几。
    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鸟雀苦肥秋粟菽,
    蛟龙欲蛰寒沙水。天下鼓角何时休,阵前部曲终日死。
    附书与裴因示苏,此生已愧须人扶。致君尧舜付公等,
    早据要路思捐躯。

  • 双燕

    杜甫〔唐朝〕

    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
    养子风尘际,来时道路长。今秋天地在,吾亦离殊方。

  •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杜甫〔唐朝〕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 园官送菜

    杜甫〔唐朝〕

    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
    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
    园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论。呜呼战伐久,荆棘暗长原。
    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小人塞道路,为态何喧喧。
    又如马齿盛,气拥葵荏昏。点染不易虞,丝麻杂罗纨。
    一经器物内,永挂粗刺痕。志士采紫芝,放歌避戎轩。
    畦丁负笼至,感动百虑端。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天末怀李白》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