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雷

张维屏〔清朝〕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拼音解读
zào wù wú yán què yǒu qíng ,měi yú hán jìn jiào chūn shēng 。
qiān hóng wàn zǐ ān pái zhe ,zhī dài xīn léi dì yī shē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每当寒冬将尽便促使春意萌生。
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注释
造物:指天,古人认为天创造万物。又作“造化”。
每于:常常在。
千红万紫:指春天时百花齐放的局面。
著:妥当,明显。又作“着”。
新雷:春天的第一个雷声。这里象征着春天将很快来临。

参考资料:
黄刚 .《张维屏诗文选》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81 .
重庆出版社 .《读点经典·第27辑》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1 :60 .

简析

《新雷》诗写的是迎春的情景。“造物”就是大自然。大自然虽然不言,但是是有感情的。这不,冬寒尚未退尽,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临了。百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朵都已准备就绪,只待春雷一声,就会竞相开放。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更重要的是抒发了对社会变革的热切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写于公元1824年(道光四年)初春,正是鸦片战争前的十余年。当时清政权腐败黑暗,已臻至绝境;而西方的鸦片贸易,又在不断增加。作者目睹这内外交困的局势,既满怀焦急不安,又渴望新局面的到来。《新雷》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参考资料: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元明清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 :413 .

作者介绍

张维屏

张维屏

张维屏(1780-1859年),字子树,号南山,又号松心子,晚号珠海老渔,广东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人。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中进士,因厌倦官场黑暗,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辞官归里,隐居“听松园”,闭户著述。►25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新雷》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新雷》出自张维屏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6365.html

张维屏相关诗词

  • 山村春晓

    张维屏〔清朝〕

    鸡鸣山外村,村树晓烟碧。
    人行细雨中,一路看春麦。

  • 广州华林寺罗汉堂联

    张维屏〔清朝〕

    善男子,善女人,香界同登,要看五百尊装身菩萨;
    大护法,大慧业,福田自种,好向十二时努力修行。

  • 三将军歌并序

    张维屏〔清朝〕

    三将军,一姓葛,两姓陈,捐躯报国皆忠臣。
    英夷犯粤寇氛恶,将军奉檄守沙角。
    奋前击贼贼稍却,公奋无如兵力弱。
    凶徒蜂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
    乱刀斫公肢体分,公体虽分神则完。
    公子救父死阵前,父子两世忠孝全。
    陈将军,有贤子;
    葛将军,有贤母。
    子随父死不顾身,母闻子死数点首。
    夷犯定海公守城,手轰巨炮烧夷兵。
    夷兵入城公步战,炮洞公胸刀劈面。
    一目劈去斗犹健,面血淋漓贼惊叹。
    夜深雨止残月明,见公一目犹怒瞪,尸如铁立僵不倒,负公尸归有徐保。
    陈将军,福建人。
    自少追随李忠毅,身经百战忘辛勤。
    英夷犯上海,公守西炮台。
    以炮击夷兵,夷兵多伤摧。
    公方血战至日旰,东炮台兵忽奔散。
    公势既孤贼愈悍,公口喷血身殉难。
    十日得尸色不变,千秋祀庙吴人建。
    我闻人言为此诗,言非一人同一辞。
    死夷事者不止此,阙所不知诗亦史。
    承平武备皆具文,勇怯真伪临阵分。
    天生忠勇超人群,将才孰谓今无人?
    呜呼将才孰谓今无人,君不见二陈一葛三将军!

  • 天后庙联

    张维屏〔清朝〕

    大海茫茫,到无岸无边,观于天,天高在上;
    飙风发发,正可危可惧,徯我后,后来其苏。

  • 黄鹤楼

    张维屏〔清朝〕

    仙人去后词人去,但见长江日夜流。
    江上白云应万变,楼前黄鹤自千秋。
    沧桑易使乾坤老,风月难消今古愁。
    惟有多情是春草,年年新绿满芳洲。

热门清朝诗词

热门名句

《新雷》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