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五首·其一

杜甫〔唐朝〕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拼音解读
zhòng yáng dú zhuó bēi zhōng jiǔ ,bào bìng qǐ dēng jiāng shàng tái 。
zhú yè yú rén jì wú fèn ,jú huā cóng cǐ bú xū kāi 。
shū fāng rì luò xuán yuán kū ,jiù guó shuāng qián bái yàn lái 。
dì mèi xiāo tiáo gè hé zài ,gàn gē shuāi xiè liǎng xiàng cu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鉴赏

此诗是大历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诗人联系两年来客寓夔州的现实,抒写自己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感慨,思想境界和艺术造诣,都远在一般登高篇什之上。

首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客中,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诗人酷好饮酒、热爱生活的情态,便在诗行中活现。

颔联诗笔顿转。重九饮酒赏菊,本是古代高士的传统,可是诗人因病戒酒,虽“抱病”登台,却“无分”饮酒,遂也无心赏菊。于是诗人向菊花发号施令起来:“菊花从此不须开”!这一带着较强烈主观情绪的诗句,妙趣神来,好像有些任性,恰好证明诗人既喜饮酒,又爱赏菊。而诗人的任性使气,显然是他艰难困苦的生活遭遇使然。这一联,杜甫巧妙地使用借对(亦即沈德潜所谓“真假对”),借“竹叶青”酒的“竹叶”二字与“菊花”相对,“萧散不为绳墨所窘”(《诗人玉屑》),被称为杜律的创格。菊花虽是实景,“竹叶”却非真物,然而由于字面工整贴切,特别显得新鲜别致,全联遂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

颈联进一步写诗人瞩目遐思,因景伤情,牵动了万千愁绪。诗人独身飘泊异地,日落时分听到一声声黑猿的啼哭,不免泪下沾裳。霜天秋晚,白雁南来,更容易触发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诗中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照,很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原来他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由于病肺,更是因为乡愁撩人啊!

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飘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来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衰老多病。诗人一边诅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干戈”,发泄出更多的不满情绪。这正是诗人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

此诗由因病戒酒,对花发慨,黑猿哀啼,白雁南来,引出思念故乡,忆想弟妹的情怀,进而表现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伤。结尾将诗的主题升华:诗人登高,不仅仅是思亲,更多的是伤时,正所谓“杜陵有句皆忧国”。此诗全篇皆对,语言自然流转,苍劲有力,既有气势,更见性情。句句讲诗律却不着痕迹,很象在写散文;直接发议论而结合形象,毫不感到枯燥。写景、叙事又能与诗人的忧思关合很紧。笔端蓄聚感情,主人公呼之欲出,颇能显示出杜甫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山乱起,甫走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后依节度使严武,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名篇甚多,为世传诵。有《杜工部集》。►1185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九日五首·其一》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九日五首·其一》出自杜甫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6297.html

杜甫相关诗词

  • 不寐

    杜甫〔唐朝〕

    瞿塘夜水黑,城内改更筹。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
    气衰甘少寐,心弱恨和愁。多垒满山谷,桃源无处求。

  • 忆幼子(字骥子,时隔绝在鄜州)

    杜甫〔唐朝〕

    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
    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

  • 避地

    杜甫〔唐朝〕

    避地岁时晚,窜身筋骨劳。诗书遂墙壁,奴仆且旌旄。
    行在仅闻信,此生随所遭。神尧旧天下,会见出腥臊。

  •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杜甫〔唐朝〕

    故人何寂寞,今我独凄凉。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
    物情尤可见,辞客未能忘。海内知名士,云端各异方。
    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
    举天悲富骆,近代惜卢王。似尔官仍贵,前贤命可伤。
    诸侯非弃掷,半刺已翱翔。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
    男儿行处是,客子斗身强。羁旅推贤圣,沈绵抵咎殃。
    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
    徒然潜隙地,有靦屡鲜妆。何太龙钟极,于今出处妨。
    无钱居帝里,尽室在边疆。刘表虽遗恨,庞公至死藏。
    心微傍鱼鸟,肉瘦怯豺狼。陇草萧萧白,洮云片片黄。
    彭门剑阁外,虢略鼎湖旁。荆玉簪头冷,巴笺染翰光。
    乌麻蒸续晒,丹橘露应尝。岂异神仙宅,俱兼山水乡。
    竹斋烧药灶,花屿读书床。更得清新否,遥知对属忙。
    旧官宁改汉,淳俗本归唐。济世宜公等,安贫亦士常。
    蚩尤终戮辱,胡羯漫猖狂。会待袄氛静,论文暂裹粮。

  • 夏日李公见访

    杜甫〔唐朝〕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斗,叶密鸣蝉稠。苦道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静,庶足充淹留。预恐尊中尽,更起为君谋。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九日五首·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