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岑参〔唐朝〕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
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拼音解读
rǔ bú wén qín zhēng shēng zuì kǔ ,wǔ sè chán xián shí sān zhù 。
yuàn diào màn shēng rú yù yǔ ,yī qǔ wèi zhōng rì yí wǔ 。
hóng tíng shuǐ mù bú zhī shǔ ,hū dàn huáng zhōng hé bái zhù 。
qīng fēng sà lái yún bú qù ,wén zhī jiǔ xǐng lèi rú yǔ 。
rǔ guī qín xī dàn qín shēng ,qín shēng bēi xī liáo sòng r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没听说秦筝声音最苦,五色琴弦缠着十三琴柱。
曲调幽怨缓慢如泣如诉,一曲尚未弹完天已近午。
红亭池水树木不觉暑气,秦筝忽又弹起黄钟白纻。
清风飒飒云彩停留不动,客人醒过酒来泪下如雨。
你归秦地为你弹奏秦声,秦声悲哀啊,送你上路。

注释
秦筝:古秦地(今陕西一带)产的一种弦乐器。筝,一种弦乐器。
“汝不闻”两句:说秦筝五色十三弦,声音最为悲苦。五色,涂成五色。缠弦,将弦缠在筝上。十三柱,十三根缠弦的支柱。
“怨调”两句:说秦筝声调幽怨缓慢,好似向人倾诉衷肠,一曲尚未弹完,天色就已近午时。如欲语,好似向人倾诉。
“红亭”两句:说在池水树木环绕的空气清爽的红亭上,秦筝忽又弹起《黄钟》和《白经》两支曲子。不知暑:不觉有暑天的炎气。
“清风”两句:说秦筝声音悠扬,如清风飒飒而来,天上的云彩也停下来倾听;至于送客的人们就更被这声音从醉中唤醒而泪如雨下。云不去,云彩为秦筝声吸引而不愿离去。
秦:指地处秦地的长安。聊,聊以,姑且。汝,你。

参考资料: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316-318

赏析

这首诗以秦筝为题作歌写送别。全诗可分为三层。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秦筝的音调特色。以“汝不闻”点明此歌乃是为肖正而作,并且强调秦筝,引起全诗,“苦”,概括了秦筝声调的特色。次句又以秦筝构造的复杂暗示曲调将不同寻常。三、四两句则具体写秦筝的声音特色,先直接写声调的幽怨沉缓,然后又以时间的推移写曲调的悠远绵长,人们预知秦筝将奏出动人的曲子。

诗的次四句写送别时弹奏秦筝。先点明水绕树合的红亭,是送别的环境,也是弹筝的环境。次点出所弹曲调为《黄钟乐》和《白芝曲》。然后集中写秦筝的音乐效果:清风飒飒而来,浮云停滞不动。“飒”,透露出凄怨,“云不去”反映出缠绵难舍。这两句不仅用自然界的景物形象写出秦筝之声,而且以物之尚且有知’,衬托了人之不能无感,遂有“闻之酒醒泪如雨”一句,来写秦筝声引起的惆怅别情。

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送”字。归秦地而作秦声,歌题是恰切的。结尾“汝”字与开头“汝7字相呼应,强调“送汝”,而一个“悲”字呼应开头的“苦”字,写出借秦筝传达出的悲苦不忍别离的心情。其中似也包含着弃置州县,难以归京的苦闷。

这首诗情调悲切婉转,催人泪下,韵脚也低沉凝重,突出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时凄怆悲苦的心绪。

参考资料: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316-318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389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出自岑参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62487.html

岑参相关诗词

  • 与鄠县群官泛渼陂

    岑参〔唐朝〕

    万顷浸天色,千寻穷地根。舟移城入树,岸阔水浮村。
    闲鹭惊箫管,潜虬傍酒樽。暝来呼小吏,列火俨归轩。

  • 寄青城龙谿奂道人

    岑参〔唐朝〕

    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
    龙谿盘中峰,上有莲华僧。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
    身同云虚无,心与谿清澄。诵戒龙每听,赋诗人则称。
    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
    愿闻开士说,庶以心相应。

  • 送薛播擢第归河东

    岑参〔唐朝〕

    归去新战胜,盛名人共闻。乡连渭川树,家近条山云。
    夫子能好学,圣朝全用文。弟兄负世誉,词赋超人群。
    雨气醒别酒,城阴低暮曛。遥知出关后,更有一终军。

  • 太白胡僧歌

    岑参〔唐朝〕

    闻有胡僧在太白,兰若去天三百尺。一持楞伽入中峰,
    世人难见但闻钟。窗边锡杖解两虎,床下钵盂藏一龙。
    草衣不针复不线,两耳垂肩眉覆面。此僧年几那得知,
    手种青松今十围。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
    商山老人已曾识,愿一见之何由得。山中有僧人不知,
    城里看山空黛色。

  • 送郭乂杂言

    岑参〔唐朝〕

    地上青草出,经冬今始归。博陵无近信,犹未换春衣。
    怜汝不忍别,送汝上酒楼。初行莫早发,且宿霸桥头。
    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早年已工诗,近日兼注易。
    何时过东洛,早晚度盟津。朝歌城边柳亸地,
    邯郸道上花扑人。去年四月初,我正在河朔。
    曾上君家县北楼,楼上分明见恒岳。中山明府待君来,
    须计行程及早回。到家速觅长安使,待汝书封我自开。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