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菊

曹雪芹〔清朝〕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拼音解读
lù níng shuāng zhòng jiàn qīng yī ,yàn shǎng cái guò xiǎo xuě shí 。
dì yǒu yú xiāng jīn dàn bó ,zhī wú quán yè cuì lí pī 。
bàn chuáng luò yuè qióng shēng bìng ,wàn lǐ hán yún yàn zhèn chí 。
míng suì qiū fēng zhī zài huì ,zàn shí fèn shǒu mò xiàng s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⑴倾欹:指菊倾侧歪斜。⑵小雪:立冬以后的一个节气。⑶余香:实即“余瓣”。淡泊:指颜色暗淡不鲜。⑷离披:亦作“披离”,散乱的样子。⑸知再会:“不知能否再见”的意思。秋风:《红楼梦》程高本作“秋分”,指季节说,两者没有多大差别。但倘若作者有所寓意,则一字之别含义不同。自汉武帝作过“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秋风辞》后,“秋风过客”就成了时光短暂、好景不长的代用语。为便于推究原意,今从脂本。

简析

  此诗为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诗,贾探春(蕉下客)作,是海棠诗社菊花诗中的最末一首。此诗作为小说人物诗,深刻展现了探春富于冷静理性的性格。“残菊”即“残局”,暗寓大观园少女们的悲剧命运。

作者介绍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55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残菊》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残菊》出自曹雪芹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6214.html

曹雪芹相关诗词

  • 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

    曹雪芹〔清朝〕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1] 游丝软系飘春榭,[2] 落絮轻沾扑绣帘。[3] 闺中女儿惜春暮,[4] 愁绪满怀无释处;[5]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6]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7] 梁间燕子太无情![8]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9]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10]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11]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12] 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13] 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14] 知是花魂与鸟魂?[15]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16]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17]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18]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19]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第二回回头诗(一局输赢料不真)

    曹雪芹〔清朝〕

    【第二回回头诗】 一局输赢料不真, 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 须问旁观冷眼人。

  • 螃蟹咏

    曹雪芹〔清朝〕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 香菱咏月·其三

    曹雪芹〔清朝〕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 好了歌注(陋室空堂)

    曹雪芹〔清朝〕

    【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1] 当年笏满床;[2]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3] 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4] 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5] 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6]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7]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8] 保不定日后作强梁。[9] 择膏粱,[10] 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11] 因嫌纱帽小, 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12] 今嫌紫蟒长:[13]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14] 甚荒唐,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15]

热门清朝诗词

热门名句

《残菊》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