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秋与

苏轼〔宋朝〕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拼音解读
zuó yè shuāng fēng 。xiān rù wú tóng 。hún wú chù 、huí bì shuāi róng 。wèn gōng hé shì ,bú yǔ shū kōng 。dàn yī huí zuì yī huí bìng ,yī huí yōng ;
cháo lái tíng xià ,guāng yīn rú jiàn ,sì wú yán 、yǒu yì shāng nóng 。dōu jiāng wàn shì ,fù yǔ qiān zhōng 。rèn jiǔ huā bái ,yǎn huā luàn ,zhú huā hó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昨夜秋风吹入梧桐林,我无处回避自己衰老的面容(让秋风看到了)。秋风问我为何这样,我没有说话,只是用手在空中书写。人老了,有时醉有时病有时慵懒;早上来到院子里,感叹光阴似箭,催我老并且一身病。如今万念俱空,饮酒度日。哪管它酒花白、眼花乱,以此残念度日吧。

注释浑无处,没有地方;书空,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苏洵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再中制科。为凤翔府签书判官,召试得直史馆,摄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中上书论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中,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轼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轼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为翰林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定州,后贬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寻病逝常州。谥文忠。所作诗文清新畅达,作词豪放,开拓内容,突破绮靡词风,工书善画。有《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315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行香子·秋与》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行香子·秋与》出自苏轼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5605.html

苏轼相关诗词

  • 送宋构朝散知彭州迎侍二亲

    苏轼〔宋朝〕

    东来谁迎使君车,知是丈人屋上乌。
    丈人今年二毛初,登楼上马不用扶。
    使君负弩为前驱,蜀人不复谈相如。
    老幼化服一事无,有鞭不施安用蒲。
    春波如天涨平湖,鞓红照坐香生肤。
    帣鞲上寿白玉壶,公堂登歌凤将雏。
    诸孙欢笑争挽须,蜀人画作西湖图。

  • 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

    苏轼〔宋朝〕

    柏舟高节冠乡邻,绛帐清风耸搢绅。
    岂似凡人但慈母,能令孝子作忠臣。
    当年织屦随方进,晚节称觞见伯仁。
    回首悲凉便陈迹,凯风吹尽棘成薪。

  • 次韵和王巩六首 其四

    苏轼〔宋朝〕

    邻里有异趣,何妨倾盖新。
    殊方君莫厌,数面自成亲。
    默坐无余事,回光照此身。
    他年赤墀下,玉立看垂绅。

  • 法惠寺横翠阁

    苏轼〔宋朝〕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 临江仙·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

    苏轼〔宋朝〕

    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
    溪山好处便为家。
    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
    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
    十年不见紫云车。
    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行香子·秋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