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

韩愈〔唐朝〕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 一作:草木)
杨柳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拼音解读
cǎo shù zhī chūn bú jiǔ guī ,bǎi bān hóng zǐ dòu fāng fēi 。(cǎo shù yī zuò :cǎo mù )
yáng liǔ yú jiá wú cái sī ,wéi jiě màn tiān zuò xuě fē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jie):知道。

参考资料: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63-464

鉴赏

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该诗创作于公元816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韩愈年近半百时。

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参考资料: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02-803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后连辟为宣武军董晋、徐泗张建封二幕节度推官。十八年,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论事,贬阳山令。顺宗即位,移江陵府法曹参军。元和元年,召为国子博士。旋分教东都。为河南令,召为职方员外郎,复为国子博士分司。后历都官员外郎、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考功郎中知制语、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等职。十二年为彰义军节度使裴度行军司马,淮西平,迁刑部侍郎。十四年,因上书谏迎佛骨获罪,贬潮州刺史。量移袁州。穆宗即位,征为国子祭酒。历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又称韩昌黎、韩吏部。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反对六朝以来讲究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提倡散体,他主张文学的语言要「词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对散文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文各体兼长,遒劲有力,条理畅达,语言精炼,为司马迁以后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韩愈的诗歌也有特点,气势壮阔,笔力雄健,力求新奇,自成一家。他开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后来的宋诗影响很大。但有些诗流于险怪,是其缺点,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40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晚春》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晚春》出自韩愈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544.html

韩愈相关诗词

  • 游太平公主山庄

    韩愈〔唐朝〕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 和李司勋过连昌宫

    韩愈〔唐朝〕

    夹道疏槐出老根,高甍巨桷压山原。
    宫前遗老来相问,今是开元几叶孙。

  • 梨花下赠刘师命

    韩愈〔唐朝〕

    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
    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

  • 海水

    韩愈〔唐朝〕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一木有馀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
    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

  • 寄卢仝(宪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时作)

    韩愈〔唐朝〕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
    一婢赤脚老无齿。辛勤奉养十馀人,上有慈亲下妻子。
    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至今邻僧乞米送,
    仆忝县尹能不耻。俸钱供给公私馀,时致薄少助祭祀。
    劝参留守谒大尹,言语才及辄掩耳。水北山人得名声,
    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继往,鞍马仆从塞闾里。
    少室山人索价高,两以谏官征不起。彼皆刺口论世事,
    有力未免遭驱使。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穷终始。往年弄笔嘲同异,
    怪辞惊众谤不已。近来自说寻坦途。犹上虚空跨绿駬。
    去年生儿名添丁,意令与国充耘耔。国家丁口连四海,
    岂无农夫亲耒耜。先生抱才终大用,宰相未许终不仕。
    假如不在陈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苗裔当蒙十世宥,
    岂谓贻厥无基阯.故知忠孝生天性,洁身乱伦定足拟。
    昨晚长须来下状,隔墙恶少恶难似。每骑屋山下窥阚,
    浑舍惊怕走折趾。凭依婚媾欺官吏,不信令行能禁止。
    先生受屈未曾语,忽此来告良有以。嗟我身为赤县令,
    操权不用欲何俟。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
    先生又遣长须来,如此处置非所喜。况又时当长养节,
    都邑未可猛政理。先生固是余所畏,度量不敢窥涯涘。
    放纵是谁之过欤,效尤戮仆愧前史。买羊沽酒谢不敏,
    偶逢明月曜桃李。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晚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