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曹松〔唐朝〕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拼音解读

zé guó jiāng shān rù zhàn tú ,shēng mín hé jì lè qiáo sū 。
píng jun1 mò huà fēng hóu shì ,yī jiāng gōng chéng wàn gǔ kū 。

chuán wén yī zhàn bǎi shén chóu ,liǎng àn qiáng bīng guò wèi xiū 。
shuí dào cāng jiāng zǒng wú shì ,jìn lái zhǎng gòng xuè zhēng li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都不能实现。
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
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

注释
己亥:为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
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
樵苏:一作“樵渔”。
传闻:一作“波间”。

参考资料: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806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24-425

赏析

这组诗载于《全唐诗》卷七百一十七。“己亥岁”这个醒目的诗题,就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现实。本首诗大约是作者在公元880年(广明元年)追忆前一年时事而作。

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诗句不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泽国),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

随战乱而来的是生灵涂炭。打柴为“樵”,割草为“苏”。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民”,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

古代战争以取首级之数计功,战争造成了残酷的杀戮,人民的大量死亡。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诗的前两句虽然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了。一个“凭”字,意在“请”与“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意谓: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

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将功成万骨枯”。它词约而义丰。与“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吊万人冢》)之句相比,字数减半而意味倍添。它不仅同样含有“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的现实内容;还更多一层“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的意味,即言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其次,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骨”字极形象骇目。这里的对比手法和“骨”字的运用,都很接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之句。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

参考资料: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19-1320

作者介绍

曹松

曹松

曹松(约830─?)字梦徵,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人。早年家贫,避居洪州西山,其后投奔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又一度落拓江湖,奔走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陕西、广东、广西等地。昭宗光化四年(901)登进士第,时已七十余岁。曾任秘书省正字。其诗多旅游题咏、送别赠答之作,较少接触现实题材。风格颇似贾岛,取境幽深,以炼字炼句见长,但并未流于枯涩。《全唐诗》录其诗一百四十首,编为二卷。►112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出自曹松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5329.html

曹松相关诗词

  • 送僧入蜀过夏

    曹松〔唐朝〕

    师言结夏入巴峰,云水回头几万重。
    五月峨眉须近火,木皮领重只如冬。

  • 商山夜闻泉

    曹松〔唐朝〕

    泻月声不断,坐来心益闲。无人知落处,万木冷空山。
    远忆云容外,幽疑石缝间。那辞通曙听,明日度蓝关。

  • 上广州支使王拾遗

    曹松〔唐朝〕

    明时应不谏,天幕称仙才。聘入关中去,人从帝侧来。
    诗窗盛岛屿,檄盾照风雷。几度陪旄节,营巡海色回。

  • 书翠岩寺壁

    曹松〔唐朝〕

    何年话尊宿,瞻礼此堂中。入郭非无路,归林自学空。
    溅瓶云峤水,逆磬雪川风。时说南庐事,知师用意同。

  • 李郎中林亭

    曹松〔唐朝〕

    只向砌边流野水,樽前上下看鱼儿。笋蹊已长过人竹,
    藤径从添拂面丝。若许白猿垂近户,即无红果压低枝。
    大才必拟逍遥去,更遣何人佐盛时。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