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刘禹锡〔唐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拼音解读
shān táo hóng huā mǎn shàng tóu ,shǔ jiāng chūn shuǐ pāi shān liú 。
huā hóng yì shuāi sì láng yì ,shuǐ liú wú xiàn sì nóng chó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鉴赏

头两句写眼前景色:“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上句写满山桃花红艳艳,下句写江水拍山而流,描写了水恋山的情景,这样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对诗中的女子来讲,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无限痛苦:“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这两句是对景抒情,用的是两个比喻:花红易衰,正像郎君的爱情虽甜,但不久便衰落;而流水滔滔不绝,正好像自己的无尽愁苦。这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了这个失恋女子的内心痛苦。比喻贴切、动人,使人读了,不禁为这个女子在爱情上的不幸遭遇而深受感动。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比拟亡国之痛的深沉悠长,历来被人们称为写愁的名句,其实这正是从“水流无限似侬愁”一句脱胎而来的。

这首诗和前首诗一样,用的也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先写眼前水恋山的景象,然后再用它来作比喻,抒写愁绪,从而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全诗比喻新颖别致,形象感强。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贞元九年登进士第,又登吏部取士科,授大子校书。为淮南节度使杜佑幕从事,调渭南主薄。入为监察御史。永贞元年,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参与王叔文革新活动。宪宗主,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元和十年奉诏还京,因作诗语涉讥刺,复贬授播州刺史,改连州。长庆、宝历中,历夔、和二州刺史。大和初,入朝为主客、礼部郎中,充集贤直学士,复出为苏、汝、同三州刺史。开成元年,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改秘书监分司,加检校礼部尚书。卒,世称刘宾客。禹锡诗造精绝,白居易称之为“诗豪”。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曾仿民歌体作《竹枝词》、《柳枝词》、《插田歌》等组诗。又著有《天论》等。有《刘禹锡集》四十卷。►760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出自刘禹锡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5311.html

刘禹锡相关诗词

  • 视刀环歌

    刘禹锡〔唐朝〕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 杨柳枝(凤阙轻遮翡翠帏)

    刘禹锡〔唐朝〕

    【杨柳枝】 凤阙轻遮翡翠帏, 龙墀遥望麴尘生。 御沟春水相辉映, 狂杀长安年少儿。

  • 泰娘歌

    刘禹锡〔唐朝〕

    泰娘家本阊门西,门前绿水环金堤。有时妆成好天气,
    走上皋桥折花戏。风流太守韦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
    斗量明珠鸟传意,绀幰迎入专城居。长鬟如云衣似雾,
    锦茵罗荐承轻步。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
    从郎西入帝城中,贵游簪组香帘栊。低鬟缓视抱明月,
    纤指破拨生胡风。繁华一旦有消歇,题剑无光履声绝。
    洛阳旧宅生草莱,杜陵萧萧松柏哀。妆奁虫网厚如茧,
    博山炉侧倾寒灰。蕲州刺史张公子,白马新到铜驼里。
    自言买笑掷黄金,月堕云中从此始。安知鵩鸟座隅飞,
    寂寞旅魂招不归。秦嘉镜有前时结,韩寿香销故箧衣。
    山城少人江水碧,断雁哀猿风雨夕。朱弦已绝为知音,
    云鬓未秋私自惜。举目风烟非旧时,梦寻归路多参差。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 酬元九院长自江陵见寄

    刘禹锡〔唐朝〕

    无事寻花至仙境,等闲栽树比封君。
    金门通籍真多士,黄纸除书每日闻。

  • 重送浙西李相公顷廉问江南已经七载…领旧地新加旌旄

    刘禹锡〔唐朝〕

    江北万人看玉节,江南千骑引金铙。凤从池上游沧海,
    鹤到辽东识旧巢。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三茅。
    碧鸡白马回翔久,却忆朱方是乐郊。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