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尽道丰年瑞)

罗隐〔唐朝〕
【雪】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1]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拼音解读
【xuě 】 jìn dào fēng nián ruì ,fēng nián shì ruò hé 。[1] zhǎng ān yǒu pín zhě ,wéi ruì bú yí du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赏析

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绝句长于抒情而拙于议论,五绝篇幅极狭,尤忌议论。作者偏用其短,看来是有意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 

瑞雪兆丰年。辛勤劳动的农民看到飘飘瑞雪而产生丰年的联想与期望,是很自然的。但眼下是在繁华的帝都长安,这“尽道丰年瑞”的声音就颇值得深思。“尽道”二字,语含讥讽。联系下文,可以揣知“尽道丰年瑞”者是和“贫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们。这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宦、富商大贾,在酒酣饭饱、围炉取暖、观赏一天风雪的时候,正异口同声地大发瑞雪兆丰年的议论,他们也许会自命是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 

正因为是此辈“尽道丰年瑞”,所以接下去的是冷冷的一问:“丰年事若何?”即使真的丰年,情况又怎样呢?这是反问,没有作答,也无须作答。“尽道丰年瑞”者自己心里清楚。唐代末叶,苛重的赋税和高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丰歉都处于同样悲惨的境地。“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这些诗句对“事若何”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但在这首诗里,不道破比道破更有艺术力量。它好象当头一闷棍,打得那些“尽道丰年瑞”者哑口无言。 

三、四两句不是顺着“丰年事若何”进一步抒感慨、发议论,而是回到开头提出的雪是否为瑞的问题上来。因为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抒写对贫者虽处丰年仍不免冻馁的同情,而是向那些高谈丰年瑞者投一匕首。“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好象在一旁冷冷地提醒这些人:当你们享受着山珍海味,在高楼大厦中高谈瑞雪兆丰年时,恐怕早就忘记了这帝都长安有许许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他们盼不到“丰年瑞”所带来的好处,却会被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年瑞”所冻死。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骨”啊!“为瑞不宜多”,仿佛轻描淡写,略作诙谐幽默之语,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深沉的愤怒和炽烈的感情。平缓从容的语调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这里被和谐地结合起来了。

雪究竟是瑞兆,还是灾难,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很难辩论清楚的,何况这根本不是诗的任务。诗人无意进行这样一场辩论。他感到憎恶和愤慨的是,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丰年瑞”这个话题,巧妙地作了一点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画面,也没有任何形象的描绘。但读完了全诗,诗人自已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中那些看来缺乏形象性的议论,不仅饱含着诗人的憎恶、蔑视、愤激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诗人幽默诙谐、愤世疾俗的性格。从这里可以看出,对诗歌的形象性是不宜作过分偏狭的理解的。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余杭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排行十五。举进士,十余年不第。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始为衡阳主簿。僖宗乾符三年(876)因父殁丁忧回乡。除服又往游京师,广明中遇黄巢攻陷长安,归隐于池州梅根浦。梁太祖(朱全忠)曾以谏议召,不至。依镇海节度使钱镠,光启三年(887),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掌书记。昭宗天祐三年(906)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908)授给事中,次年迁盐铁发运副使。寓于萧山,十二月病卒。隐善小品文,多讽世之作。其《谗书》5卷颇享盛名。诗与宗人罗虬、罗邺齐名,称江东三罗。又与杜荀鹤、陆龟蒙、吴融、郑谷等以诗往还。诗风近于元白,雄丽坦直,通俗俊爽,诗句脍炙人口,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为谁辛苦为谁甜”等,至今传为口语。擅长咏史,各体中尤工七律。清洪亮吉云:“七律至唐末造,惟罗昭谏最感慨悲凉,沉郁顿挫,实可远绍浣花(杜甫),近俪玉溪(李商隐),……迥非他人所及。”(《北江诗话》卷六)七绝亦有特色。书目记载有《江东集》、《甲乙集》及其他著作多种。►400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雪(尽道丰年瑞)》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雪(尽道丰年瑞)》出自罗隐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4016.html

罗隐相关诗词

  • 送裴饶归会稽

    罗隐〔唐朝〕

    金庭路指剡川隈,珍重良朋自此来。两鬓不堪悲岁月,
    一卮犹得话尘埃。家通曩分心空在,世逼横流眼未开。
    笑杀山阴雪中客,等闲乘兴又须回。

  • 广陵李仆射借示近诗因投献

    罗隐〔唐朝〕

    朝论国计暮论兵,馀力犹随凤藻生。语继盘盂抛俗格,
    气兼河岳带商声。闲寻绮思千花丽,静想高吟六义清。
    天柄已持尧典在,更堪回首问缘情。

  • 和禅月大师见赠

    罗隐〔唐朝〕

    高僧惠我七言诗,顿豁尘心展白眉。秀似谷中花媚日,
    清如潭底月圆时。应观法界莲千叶,肯折人间桂一支。
    漂荡秦吴十馀载,因循犹恨识师迟。

  • 送杨炼师却归贞浩岩

    罗隐〔唐朝〕

    宦途不复更经营,归去东南任意行。别后几回思会面,
    到来相见似前生。久居竹盖知勤苦,旧业莲峰想变更。
    为谢佯狂吴道士,耳中时有铁船声。

  • 送梅处士归宁国

    罗隐〔唐朝〕

    十五年前即别君,别时天下未纷纭。乱罹且喜身俱在,
    存没那堪耳更闻。良会谩劳悲曩迹,旧交谁去吊荒坟。
    殷勤为谢逃名客,想望千秋岭上云。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雪(尽道丰年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