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

王令〔宋朝〕
【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拼音解读
【sòng chūn 】 sān yuè cán huā luò gèng kāi , xiǎo yán rì rì yàn fēi lái 。 zǐ guī yè bàn yóu tí xuè , bú xìn dōng fēng huàn bú hu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注释

【落更开】即还有开花者【不信】虽则不信,然春去依旧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诗,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诗中的“落更开”描述了三月的花谢了又开,表现了春光未逝;“燕飞来”描述了低矮的屋檐下有燕子飞来飞去,表现了春光生机犹在写出了暮春景象:春光未逝,生机犹存的特点。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

东风就是指春风,子规,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表现了自己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为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为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254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出自王令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3539.html

王令相关诗词

  • 鲁仲连辞赵歌

    王令〔宋朝〕

    秋风起兮天寒,壮士醉酒兮歌解颜。
    螳螂何怒兮辙下,蚁何斗兮穴间,纷扰扰兮谁者则贤。
    井方崩兮治隧,屋且压兮雕椽。
    生则役兮弗系念此,祸至而知悔兮,身忽焉其已死。
    陶唐虞夏兮,今则古矣。
    彼秦且帝兮,连有蹈东海而死耳。

  • 赋黄任道韩干马

    王令〔宋朝〕

    天宝天子盛天厩,吐蕃入马上天寿。
    紫衣驭吏偏坐前,骑入都门不容骤。
    西极苜蓿得气肥,六闲飞黄卧嗟瘦。
    千秋殿下谁把笔,当时人无出干右。
    传闻三马同日死,死魄到纸气方就。
    鐡勒夹口重两衘,墨丝丱尾合双纽。
    天门未上人就观,老胡惊嗟失开口。
    生搜朔野空毛群,死断世工无后手。
    当时天子惜不传,送入御府置官守。
    胡尘勃欎燕蓟来,宫阙萧骚既焚后。
    谁弃千金出手收,足踏万里避奔走。
    几经蹂蹀道边尘,今日宁无纸上垢。
    樽前病客不识画,但惊马气世未有。
    冀北骏骨无时无,生不逢干死空朽。
    世工无手不肯休,任使气骨陋如狗。

  • 答友

    王令〔宋朝〕

    客尝疑西伯,何至羑里辱。
    瞽鳏虽父子,尚脱井廪酷。
    昏主虽圣臣,飞祸安可卜。
    致命遂其志,虽穷不为戮。

  • 寄崔伯易

    王令〔宋朝〕

    扰扰闾巷士,过我何所为。
    屡来徒我烦,不来我弗思。
    少年乐知闻,喜与客子随。
    晚岁事恬默,与世益参差。
    骑马出寻人,中路辄自归。
    归来亦何乐,书史自相期。
    巳与往者亲,可无兹世违。
    欲语无所得,起视北雁飞。
    念子远千里,昔别今巳期。
    寄声虽云多,所得竟亦稀。
    近者忽报书,期我往就之。
    不知予苦穷,系此不可离。
    尚迫朝暮忧,宁有道路资。
    人生少所同,老去财几时。
    予势既若此,子复不肯来。
    但恐百年间,龃龉终莫齐。
    诗以寄子招,亦以写我悲。

  • 我策我马寄王介甫 其二

    王令〔宋朝〕

    我策我马将安求,人之悠悠谁适谋,言东之游。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