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采花

李白〔唐朝〕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拼音解读
yú tián cǎi huā rén ,zì yán huā xiàng sì 。
míng fēi yī cháo xī rù hú ,hú zhōng měi nǚ duō xiū sǐ 。
nǎi zhī hàn dì duō míng shū ,hú zhōng wú huā kě fāng bǐ 。
dān qīng néng lìng chǒu zhě yán ,wú yán fān zài shēn gōng lǐ 。
zì gǔ dù é méi ,hú shā mái hào ch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于阗的采花人,大言不惭说:花儿都相似。
等到明妃王昭君一旦西入胡地,胡中的美女都要羞死,大愧不如。
才知道汉族美女多多,胡中无花可与比拟。
丹青画画,能令丑者美丽,像那个无盐丑女反而选入宫里。
自古红颜妒蛾眉,皓齿美人白白葬送在漫漫胡沙之中。

注释
于阗:汉代西域城国。故址在今新疆和田一带。这里泛指塞外胡地。
明妃:即王昭君。汉代南郡秭归人,名嫱,字昭君。晋朝人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明姝:即美女。
丹青:谓颜料可以把丑女画成美人。丹青,绘画用的矿物颜料。
无盐:谓丑女反而能在王宫里作王后。无盐,古代著名丑女,即战国时齐宣王后钟离春。因是无盐人,故名。翻:反而。
自古:谓自古以来,美人皆遭嫉妒。娥眉、皓齿,借代美人。娥眉,蚕蛾的触须细而弯,故用以喻女子之眉。胡沙埋皓齿:指昭君出塞和亲事。

参考资料:
刘开扬.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09月:第52页-第53页

赏析

此诗借美人遭嫉,埋没胡沙,丑女受宠,立为后妃媸妍颠倒的现象,喻有才之士遭嫉贬斥,无能之辈反被重用。

全诗可分两段。前六句叙事,用铺垫的手法写明妃的美貌。后四句议论,指出媸妍颠倒的不合理现象,为太白自叹遭谗被斥。

诗人以极深的爱慕之情赞扬了王昭君之美丽:以人比花,花人相似;以汉地、胡地对比,则“胡中美女多羞死”,“胡中无花可方比”。“胡中美女多羞死”及“胡中无花可方比”两句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偏见,但这里为的是强调昭君之美,且诗的落脚点不在这里,而是在下文:即象王昭君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女,本应让她去其相称的去处,可是事情恰恰相反,却被恶人陷害,“埋没胡沙”,像战国时齐国无盐地方的丑女(名钟离春)那样丑陋,竟至“翻在深宫”。所以诗人又以极为愤怒之情,谴责了妍丑不分、黑白倒置那种极不公平的社会现象。黑白倒置、有才华的人受气,诗人对此是有深刻体会的。因此,诗中所鸣的不平,在极大程度上也是诗人个人怀抱的抒发。

当时宦官、军阀以及朋党,无不是一手遮天,认钱认势不认人,他们毫无人格,毫无人性,排斥异己,压制有才能的人。诗人李白就是被排挤、被压制的一个。诗末“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两句,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强烈愤慨。

参考资料:
刘开扬.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09月:第52页-第53页

创作背景

《于阗采花》是天宝三载(744),李白遭谗离开长安时所作,从此离开了仕途。他又开始漫游。在洛阳,遇见了已经33岁,却仍蹭蹬未仕的杜甫。此后二年间,他们三度同游,交情很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于阗采花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十岁通诗书,被称为“天才英特”。喜纵横术,击剑任侠,轻财重施。青年时离蜀漫游,玄宗天宝初,入长安,经贺知章、吴筠推荐,诏供奉翰林。但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天宝三载在洛阳结识杜甫。二人于诗坛齐名,并称“李杜”。安史乱起,白为永王李璘府僚,参与平乱。因永王兵败,坐流夜郎,中途遇赦东还,依族人当涂令李阳冰。不久病卒。其诗风雄奇豪放、清新飘逸,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有《李太白集》。►923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于阗采花》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于阗采花》出自李白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248.html

李白相关诗词

  • 秋风清

    李白〔唐朝〕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 塞下曲六首(五月天山雪)

    李白〔唐朝〕

    其一 五月天山雪,[1]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2]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3]宵眠抱玉鞍。[4]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5] 其二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後方高枕。 其三 骏马似风飚,鸣鞭出渭桥。[6]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其四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其六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7]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一作王宗城)

    李白〔唐朝〕

    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鹳鸣。
    云天扫空碧,川岳涵馀清。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
    眷言王乔舄,婉娈故人情。复此亲懿会,而增交道荣。
    沿洄且不定,飘忽怅徂征。暝投淮阴宿,欣得漂母迎。
    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予为楚壮士,不是鲁诸生。
    有德必报之,千金耻为轻。缅书羁孤意,远寄棹歌声。

  •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李白〔唐朝〕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至此愿挂冠。松溪石磴带秋色,
    愁客思归坐晓寒。

  • 僧伽歌

    李白〔唐朝〕

    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问言诵咒几千遍,
    口道恒河沙复沙。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
    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意清净,貌棱棱。
    亦不减,亦不增。瓶里千年铁柱骨,手中万岁胡孙藤。
    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说空有。一言散尽波罗夷,
    再礼浑除犯轻垢。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于阗采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