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两汉乐府〔汉朝〕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1]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2]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3]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拼音解读
【zhǎng gē háng 】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cháo lù dài rì xī 。[1] yáng chūn bù dé zé ,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2] cháng kǒng qiū jiē zhì ,kūn huáng huá yè shuāi 。[3]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hé shí fù xī guī 。 shǎo zhuàng bú nǔ lì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两汉乐府

两汉乐府

【乐府】: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演唱的歌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说:「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标志着「乐府」这一名称含义的演变。汉乐府诗许多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间歌谣,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具有「刚健清新」的特色,它和《诗经》的「风诗」,奠定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汉代乐府诗的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这是后世五、七言诗的先声。汉代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宋人郭茂倩编集的《乐府诗集》一百卷,是一部乐府歌辞的总集,上起陶唐,下止五代,搜集资料十分丰富。又其各篇的「解题」,对各种曲调、各篇曲辞发展演变的叙述,也极详备。►23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长歌行(青青园中葵)》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长歌行(青青园中葵)》出自两汉乐府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2076.html

两汉乐府相关诗词

  • 郑白渠歌(田于何所)

    两汉乐府〔汉朝〕

    【郑白渠歌】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1] 郑国在前[2],白渠起后[3]。 举臿如云[4],决渠为两[5]。 水流灶下,鱼跃入釜[6]。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7]。 衣食京师,亿万之口[8]。

  • 乌生(乌生八九子)

    两汉乐府〔汉朝〕

    【乌生】 乌生八九子, 端坐秦氏桂树间。 唶我![1] 秦氏家有游遨荡子,[2] 工用睢阳强,苏合弹 。[3] 左手持强弹两丸,[4] 出入乌东西。[5] 唶我! 一丸即发中乌身, 乌死魂魄飞扬上天。 阿母生乌子时, 乃在南山岩石间。[6] 唶我! 人民安知乌子处? 蹊径窈窕安从通?[7] 白鹿乃在上林西苑中,[8] 射工尚复得白鹿脯。[9] 唶我! 黄鹄摩天极高飞,[10] 后宫尚复得烹煮之。 鲤鱼乃在洛水深渊中,[11] 钓钩尚得鲤鱼口。[12] 唶我! 人民生各各有寿命, 死生何须复道前后![13]

  • 小麦谣(小麦青青大麦枯)

    两汉乐府〔汉朝〕

    【小麦谣】 小麦青青大麦枯, 谁当获者妇与姑。[1] 丈夫何在西击胡。[2] 吏买马,君具车。[3] 请为诸君鼓咙胡。[4]

  • 城中谣(城中好高髻)

    两汉乐府〔汉朝〕

    【城中谣】 城中好高髻,[1] 四方高一尺。[2] 城中好广眉,[3] 四方且半额。[4] 城中好大袖,[5] 四方全匹帛。

  • 蜨蝶行(蜨蝶之遨游东园)

    两汉乐府〔汉朝〕

    【蜨蝶行】 蜨蝶之遨游东园[1], 奈何卒逢三月养子燕[2], 接我苜蓿间[3]。 持之我入紫深宫中[4], 行缠之傅欂护间[5]。 雀来燕[6]。 燕子见衔脯来, 摇头鼓翼何轩奴轩[7]。

热门汉朝诗词

热门名句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