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

纳兰性德〔清朝〕
【菩萨蛮】 为春憔悴留春住[1] 那禁半霎催归雨[2] 深巷卖樱桃[3] 雨余红更娇 黄昏清泪阁[4] 忍便花飘泊[5] 消得一声莺[6] 东风三月情[7]
拼音解读
【pú sà mán 】 wéi chūn qiáo cuì liú chūn zhù [1] nà jìn bàn shà cuī guī yǔ [2] shēn xiàng mài yīng táo [3] yǔ yú hóng gèng jiāo huáng hūn qīng lèi gé [4] rěn biàn huā piāo bó [5] xiāo dé yī shēng yīng [6] dōng fēng sān yuè qíng [7]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诰赠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吴江叶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继娶官氏,赐淑人。妾颜氏,后纳江南沈宛,著有《选梦词》“风韵不减夫婿”,亡佚。纳兰性德死时,年仅三十一岁,“文人祚薄,哀动天地”葬于京西皂荚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与骁将年羹尧。纳兰性德与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汉族名士交游,从一定程度上为清廷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一生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纳兰词初名《侧帽》,后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142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出自纳兰性德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954.html

纳兰性德相关诗词

  • 鹧鸪天(雁贴寒云次第飞)

    纳兰性德〔清朝〕

    【鹧鸪天】 雁贴寒云次第飞,[1] 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 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 更无芳树有鸟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2] 持向今朝照别离。

  • 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纳兰性德〔清朝〕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纳兰性德〔清朝〕

    【蝶恋花】 又到绿杨曾折处,[1] 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2] 衰草连天无意绪,[3] 雁声远向萧关去。[4] 不恨天涯行役苦, 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 沾衣况是新寒雨。

  • 琵琶仙·中秋

    纳兰性德〔清朝〕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 蝶恋花(今古河山无定据)

    纳兰性德〔清朝〕

    【蝶恋花】 出塞[1]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2]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热门清朝诗词

热门名句

《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