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犀行

杜甫〔唐朝〕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
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终藉堤防出众力,
高拥木石当清秋。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
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但见元气常调和,
自免洪涛恣凋瘵。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
拼音解读
jun1 bú jiàn qín shí shǔ tài shǒu ,kè shí lì zuò sān xī niú 。zì gǔ suī yǒu yàn shèng fǎ ,
tiān shēng jiāng shuǐ xiàng dōng liú 。shǔ rén jīn kuā yī qiān zǎi ,fàn yì bú jìn zhāng yí lóu 。
jīn nián guàn kǒu sǔn hù kǒu ,cǐ shì huò kǒng wéi shén xiū 。zhōng jiè dī fáng chū zhòng lì ,
gāo yōng mù shí dāng qīng qiū 。xiān wáng zuò fǎ jiē zhèng dào ,guǐ guài hé dé cān rén móu 。
jiē ěr sān xī bú jīng jì ,quē é zhī yǔ zhǎng chuān shì 。dàn jiàn yuán qì cháng diào hé ,
zì miǎn hóng tāo zì diāo zhài 。ān dé zhuàng shì tí tiān gāng ,zài píng shuǐ tǔ xī bēn má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唐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杜审言孙。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长安近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安禄山乱起,甫走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后依节度使严武,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名篇甚多,为世传诵。有《杜工部集》。►1185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石犀行》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石犀行》出自杜甫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7380.html

杜甫相关诗词

  • 寄高三十五书记(適)

    杜甫〔唐朝〕

    叹惜高生老,新诗日又多。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主将收才子,崆峒足凯歌。闻君已朱绂,且得慰蹉跎。

  • 水会渡

    杜甫〔唐朝〕

    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 杜甫〔唐朝〕

    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殊方听有异,失次晓无惭。
    问俗人情似,充庖尔辈堪。气交亭育际,巫峡漏司南。

  • 寄贺兰铦

    杜甫〔唐朝〕

    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相随万里日,总作白头翁。
    岁晚仍分袂,江边更转蓬。勿云俱异域,饮啄几回同。

  • 课伐木

    杜甫〔唐朝〕

    长夏无所为,客居课奴仆。清晨饭其腹,持斧入白谷。
    青冥曾巅后,十里斩阴木。人肩四根已,亭午下山麓。
    尚闻丁丁声,功课日各足。苍皮成委积,素节相照烛。
    藉汝跨小篱,当仗苦虚竹。空荒咆熊罴,乳兽待人肉。
    不示知禁情,岂惟干戈哭。城中贤府主,处贵如白屋。
    萧萧理体净,蜂虿不敢毒。虎穴连里闾,堤防旧风俗。
    泊舟沧江岸,久客慎所触。舍西崖峤壮,雷雨蔚含蓄。
    墙宇资屡修,衰年怯幽独。尔曹轻执热,为我忍烦促。
    秋光近青岑,季月当泛菊。报之以微寒,共给酒一斛。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石犀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