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望月

李白〔唐朝〕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拼音解读
sì jiāo yīn ǎi sàn ,kāi hù bàn chán shēng 。
wàn lǐ shū shuāng hé ,yī tiáo jiāng liàn héng 。
chū shí shān yǎn bái ,gāo hòu hǎi xīn míng 。
wéi xī rú tuán shàn ,zhǎng yín dào wǔ gè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四野阴云消散的时候,打开窗户看见一弯月升在云上。
万里原野弥漫着一片霜雾,月下横着一条素练似的大江。
在它初升时山中泉眼透白,当它升高时海水透出明光。
只因为怜惜这像团扇的明月,一直不眠长吟到天色大亮。

注释
半蟾:月亮从山头升起一半。
合:满。
江练:象白绢一样的江水。练:白绢。
山眼、海心:皆是比喻月亮。
团扇:古人以月喻团扇,此指月亮

参考资料:
李淼,王淑娟.《历代天才少年诗三百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66

赏析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雨后月夜美景的感受是鲜明的:雨停后,风吹云雾散尽,打开窗户看夜色,半边明月刚从东方冉冉升起,夜深了,秋霜万里铺满大地,长江如练向东横流。月亮刚出时把山野照得雪白,月到中天时海水的中心也被照得明澈透亮。因为爱惜这似团扇一样美丽的月亮,诗人一直对她咏诗赞诵到天将亮时,诗的首两句写月出的情况及月形,三至六旬描绘月夜壮阔美丽的景色,从“半蟾生”、“出时”、“高后”可以看到月升的过程。字数不多而却形象鲜明,对仗工整。这里作者采用了拟人与夸张的手法,使诗带上了幻想的色彩。随着对霜天月夜之美景的观察、发现、体会,诗人的感受在不断地升华,终于在诗的末两句,诗人以抑制不住的激情连连咏赞这美丽的月色至拂晓天明。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十岁通诗书,被称为“天才英特”。喜纵横术,击剑任侠,轻财重施。青年时离蜀漫游,玄宗天宝初,入长安,经贺知章、吴筠推荐,诏供奉翰林。但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天宝三载在洛阳结识杜甫。二人于诗坛齐名,并称“李杜”。安史乱起,白为永王李璘府僚,参与平乱。因永王兵败,坐流夜郎,中途遇赦东还,依族人当涂令李阳冰。不久病卒。其诗风雄奇豪放、清新飘逸,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有《李太白集》。►923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雨后望月》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雨后望月》出自李白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5776.html

李白相关诗词

  • 大堤曲

    李白〔唐朝〕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
    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散。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 古风·其十五

    李白〔唐朝〕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

  • 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李白〔唐朝〕

    我来南山阳,事事不异昔。却寻溪中水,还望岩下石。
    蔷薇缘东窗,女萝绕北壁。别来能几日,草木长数尺。
    且复命酒樽,独酌陶永夕。

  • 桂殿秋

    李白〔唐朝〕

    仙女下,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官去,
    万户千门惟月明。
    河汉女,玉炼颜,云輧往往在人间。九霄有路去无迹,
    袅袅香风生佩环。

  • 怀仙歌

    李白〔唐朝〕

    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仙人浩歌望我来,
    应攀玉树长相待。尧舜之事不足惊,自馀嚣嚣直可轻。
    巨鳌莫戴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

热门唐朝诗词

热门名句

《雨后望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