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长洲县作 其四

王禹偁〔宋朝〕
移任长洲县,穷秋入水乡。
江涵千顷月,船载一篷霜。
竹密藏鱼市,云疏漏雁行。
故园渐迢递,烟浪白茫茫。
拼音解读
yí rèn zhǎng zhōu xiàn ,qióng qiū rù shuǐ xiāng 。
jiāng hán qiān qǐng yuè ,chuán zǎi yī péng shuāng 。
zhú mì cáng yú shì ,yún shū lòu yàn háng 。
gù yuán jiàn tiáo dì ,yān làng bái máng má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移知长洲。端拱初,擢右拾遗,直史馆。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991),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任翰林学士,坐讪谤,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改知扬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与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再贬出京,知黄州,徙蕲州。咸平四年卒,年四十八。《宋史》与《东都事略》有传。禹偁性刚直,遇事敢言,以直躬行道为己任,曾三次遭贬黜。著有《小畜集》。苏轼所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他「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反对宋初浮靡文风,提倡平易朴素,其诗文清丽可爱,颇受后人推重。 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较高者,他在诗、文两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宋初诗派林立,但主要是“白体”、“西昆体”、“晚唐体”三家。王禹偁属“白体”。►731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赴长洲县作 其四》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赴长洲县作 其四》出自王禹偁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17615.html

王禹偁相关诗词

  •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

    王禹偁〔宋朝〕

    平生闻说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
    槛外澄江练不收,窗中远岫眉初印。
    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遥相望。
    谢公向此凭熊轼,白傅曾为鹿鸣客。
    江楼山寺多赋诗,往往题名在僧壁。
    皇家早岁平吴后,翰林贾公为太守。
    至今清话玉堂中,夸诧江山不离口。
    吾君御极初选艺,东枢贰卿新擢第。
    解褐曾縻佐郡官,首得宣城为历试。
    紫微田郎次登科,东枢受代传厅事。
    第三榜中第二人,今在乌台为察视。
    迩来通倅少名流,云泉竹树应包羞。
    今春忽命姚著作,学术纵横才磊落。
    当年雄揖第三名,官路迍邅久漂泊。
    去岁献文重召试,新恩始上芸香阁。
    未教修史未演纶,宣城奉使聊亲民。
    且忻彩服得就养,莫叹朱衣未即真。
    旧游应有交朋在,此去仍言婚宦新。
    下车布政民休休,高吟浅酌谁献酬。
    夜深红烛在何处,绮霞阁通叠嶂楼。
    公权书札燕许词,未免山僧乞撰碑。
    撰碑书碑即三载,眼看徵诏在丹墀。
    却愁未尽江南兴,闲坐蓬瀛挥玉柄。
    黄枢侍臣两制官,待君同说宣城景。

  • 南郊大礼诗 其九

    王禹偁〔宋朝〕

    彩云随步下干元,雨露新恩洽普天。
    四辅首迎丹凤诏,六师齐散廪牺钱。
    熙熙品物瞻尧日,习习薰风动舜弦。
    商洛贰车当此际,旧朝衣上泪潺湲。

  • 寿宁节祝圣寿 其十

    王禹偁〔宋朝〕

    谪宦商于又解梁,二年不见赭袍光。
    重来班列虽疏远,祝寿情深泪数行。

  • 岁暮偶书寄苏台旧僚友

    王禹偁〔宋朝〕

    吴门吏隐过三年,何事陶潜捧诏还。
    步武已趋龙尾道,梦魂犹忆虎丘山。
    花开茂苑谁同醉,雪满梁园独掩关。
    会待他年求郡印,剑池重绕碧潺潺。

  • 送李中舍罢萧山赴阙

    王禹偁〔宋朝〕

    吏隐江东五六年,归时犹恋好山川。
    野僧送别携诗句,瘦马临歧当酒钱。
    吴苑醉逢梅弄雪,隋堤吟见柳垂烟。
    自言更共秋涛约,未舍四兴一钓船。

热门宋朝诗词

热门名句

《赴长洲县作 其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