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

曹雪芹〔清朝〕
【薄命司对联】 春恨秋悲皆自惹,[1] 花容月貌为谁妍。[2]
拼音解读
【báo mìng sī duì lián 】 chūn hèn qiū bēi jiē zì rě ,[1] huā róng yuè mào wéi shuí yán 。[2]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55篇诗文

诗词迷网提供《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出自曹雪芹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shiwen/1026.html

曹雪芹相关诗词

  • 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

    曹雪芹〔清朝〕

    【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1] 东风卷得均匀。[2] 蜂团蝶阵乱纷纷:[3] 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4] 万缕千丝终不改,[5] 任他随聚随分。[6] 韶华休笑本无根:[7] 好风凭借力,[8] 送我上青云。

  •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襁褓中)

    曹雪芹〔清朝〕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1] 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2] 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3] 厮配得才貌仙郎,[4] 博得个地久天长。[5]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6] 终久是云散高唐,[7] 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8] 何必枉悲伤?

  • 临江仙·柳絮

    曹雪芹〔清朝〕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香菱咏月·其二

    曹雪芹〔清朝〕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 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

    曹雪芹〔清朝〕

    【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1] 一个是美玉无瑕。[2] 若说没奇缘,[3] 今生偏又遇着他;[4]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5] 一个枉自嗟呀,[6]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7]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热门清朝诗词

热门名句

《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