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出自唐朝殷尧藩的《端午日
原文赏析: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拼音解读
shǎo nián jiā jiē bèi duō qíng ,lǎo qù shuí zhī gǎn kǎi shēng ;
bú xiào ài fú qū xí sú ,dàn qí pú jiǔ huà shēng píng
bìn sī rì rì tiān bái tóu ,liú jǐn nián nián zhào yǎn míng ;
qiān zǎi xián yú tóng shùn xī ,jǐ rén yān méi jǐ chuí mí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注释
少年:年轻。
艾符:艾草和驱邪符。
榴:石榴花。
贤愚:圣贤,愚蠢。
垂名:名垂青史。

鉴赏

作者当时已经年老,“不效艾符趋习俗”既是力不从心,也包含看透热闹背后空虚的无奈与悲凉。当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正是元和中兴前后,民间的生活处境虽然有所改善,但作者因为自身的年老体弱,又预见了晚唐时期宦官与藩镇冲突的必然,因此即使在端午,他也是懒散而痛苦,希望“蒲酒话升平”。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也正因为前文叙述的原因,他才发出了时光易逝,几人流芳的感慨。此诗相对悲观,但透过诗辞的背后,我们却可以从作者的视角,窥见当时晚唐的一景。

作者介绍

殷尧藩

殷尧藩

殷尧藩(780—855),排行二十三。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宪宗元和九年(814)因杨汉公荐,登进士第,官协律郎。敬宗宝历中为浙西节度判官。历永乐令、福州从事。文宗大和七、八年(833、834)以侍御史为湖南观察使李翱从事。时韦夏卿之女流落潭州为舞妓,殷尧藩赋诗相赠,李翱得知,即日择士嫁之,一时传为美谈。九年为同州刺史刘禹锡参佐。尧蕃工诗,与姚合、贾岛、沈亚之、鲍溶、马戴、许浑、雍陶、无可等为诗友。白居易称赏其诗,曹和其《忆江南》三十首。有《殷尧蕃诗》一卷,已佚。《全唐诗》编诗一卷,羼入元人虞集诗,馀亦有可断为南宋、明初人所作者。…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诗词迷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hicifans.com/mingju/3775.html

猜您喜欢

名句类别

殷尧藩的诗词

热门名句